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原位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原子力显微镜、动态激光光散射分别对有机高分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杂化材料的结构、粒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1)用无规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功能性无规共聚物:P(MMA-MTMS),P(MMA-BA-MAn),P(MMA-BA-St):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P(MMA-BA-MAn)。(2)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P(MMA-MTMS)/TiO2]杂化材料。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不同TiO2/聚合物质量比对杂化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在聚合物中含量为50%时,杂化材料更稳定,经AFM分析,杂化材料表面形貌为球形。(3)首次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n)三元共聚物中的酸酐功能性基团,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中氨基反应,形成具有偶联侧基的聚合物P(MMA-BA-MAnAPS),通过与钛酸丁酯原位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了[P(MMA-BA-MAnAPS)/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了MAn含量、不同TiO2/聚合物质量比对杂化材料的影响。经AFM分析发现,当马来酸酐含量为2%,杂化材料表面形貌为球形,成膜过程符合成核增长机理;当马来酸酐含量为5%,TiO2/聚合物质量比为4:1时,成膜过程符合旋节线相分离,表面形貌为双联通结构。(4)通过细乳液聚合方法,在纳米反应器中,原位制备了[P(MMA-BA-St)/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超声时间、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用量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无机材料对杂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硅酸乙酯的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15%,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达到最大值,MTMS的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0.3%,杂化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模量达到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