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厚皮甜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新疆厚皮甜瓜露地栽培中单独施用化肥可能产生的植株徒长、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西周密25号’为试验所用品种,选用生物有机肥与三元复合化肥两种肥料进行配比,设置不同施肥比例,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肥料配比施肥对甜瓜植株形态、果实形态、果实品质、产量、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新疆厚皮甜瓜露地栽培的最适肥料配比,为新疆露地厚皮甜瓜栽培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和三元复合化肥配施对新疆厚皮甜瓜植株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合理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增加厚皮甜瓜植株的主蔓生长和叶片叶长和叶宽的增大,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其中C1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主蔓的长度最长,对主蔓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对甜瓜植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叶面积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各个处理中效果最明显。C2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15 kg/667m2,对厚皮甜瓜茎粗和根冠比的影响最大。2.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和三元复合化肥配施对新疆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这8个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形指数以及厚皮甜瓜的硬度的影响都不明显。C2处理:生物有机肥75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15 kg/667 m2,对厚皮甜瓜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最大,增加最多;对厚皮甜瓜果实的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最大;对厚皮甜瓜果实的边缘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最多;对厚皮甜瓜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最大,含量减少最多。3.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和三元复合化肥配施对新疆厚皮甜瓜果实产量的影响几种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对厚皮甜瓜的单瓜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1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对厚皮甜瓜露地栽培产量的提升最为显著。由上可知,在这8个不同的处理中,C1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对厚皮甜瓜的生长指标蔓长、叶面积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对比其他处理较为明显,C2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 m2+14-16-15三元复合肥15 kg/667 m2对厚皮甜瓜的生长指标茎粗、根冠比的影响对比其他处理较为明显。在果实品质方面,C2处理对各项果实品质指标影响最为明显。产量来说虽然C1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但同样增产效果显著的C2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更显著。因此,C2处理:生物有机肥75 kg/667m2+14-16-15三元复合肥15 kg/667m2在提高露地厚皮甜瓜的品质和产量方面的作用最优,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自动语音识别任务在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是人与智能设备沟通交流的桥梁,广泛适用于自动问答系统、无障碍自动语音翻译等多个领域。不同于世界上主流语言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使用语言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发展缓慢,现今5G时代对低资源语言的语音识别性能需求越来越高,维吾尔语是典型的黏着性语言,与哈萨克语、土耳其语类似,存在词汇爆炸问题。本文结合维吾尔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为提高语音识别的正确率进行
食心虫是专门蛀食果实的鳞翅目卷蛾科昆虫,其种类多,混合发生,因此,导致防治不及时、防治难度增加。南疆杏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食心虫严重发生,防治时期不当、防治技术落后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文在食心虫种类和优势种进行调查基础上,对杏园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消长动态进行监测,同时以性引诱剂及迷向丝防治杏园食心虫技术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英吉沙县杏园内以李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了全球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盐渍化信息大尺度制图作为土地信息化领域的前沿之一,定量预测土壤盐分信息,掌握土壤盐渍化分布规律,对于土壤盐渍化治理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区,借助MODIS数据,DEM衍生变量和土壤属性数据,基于相似性土壤制图方法,根据采样点与未采样点之间的环境相似性来预测区域土壤盐分信息。首先,以生态地理区划原则为理论基础,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子区,降低了
土壤盐渍化作为土壤退化形式之一,阻碍了农用地的规划使用及农业生产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城市化进程。充分认识区域土壤盐渍化发生发展机理,发展一套快速、有效的区域土壤盐渍化定量监测与风险评价技术,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必由之路,也是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以土壤理化数据和光学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尝试将区域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与分数阶微分和机器学习的应用优势结合,以提高盐渍化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蒸发量极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大量盐渍化土壤。由于水资源匮乏,生态修复成本更高,修复难度更大。选择一种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选择小麦秸秆作为土壤改良材料,以新疆准东红沙泉煤矿排土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混掺量和粉碎程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在开展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秸秆处理下的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以期能够改良土壤质地,改善矿区荒漠
本试验选用了四种性型的甜瓜材料分别配置了五个组合,通过观察这五套组合六世代的遗传群体,统计各个六世代后代的性型表现,进行了甜瓜遗传分析。同时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对这四种性型甜瓜材料进行处理,来比较雌雄花分化数量、不同节位段的分布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硫代硫酸银、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甜瓜全雌系进行了诱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五套杂交组合六世代的观察,本试验验证
荒漠绿洲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示意、能源开发潜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特殊区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等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突增的环境背景下,荒漠绿洲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损失程度也在不断增大。传统农业往往存在发展于荒漠绿洲之中,是荒漠绿洲区内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探讨荒漠绿洲区传统农业对本区域主要自然灾害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选取和田地区为研究区,根据和田
为评价密植栽培纺锤形树形的优缺点及在新疆应用的可行性,探讨密植栽培模式下库尔勒香梨幼树适宜的刻芽和拉枝方法,对库尔勒香梨冠层结构、冠层微气候、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刻芽和拉枝等关键修剪技术对库尔勒香梨萌芽、枝条以及叶片生长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密植栽培的早期整形修剪、培养合理树体结构和改善果实产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纺锤形树形冠幅小,树冠体积小,株行距1 m×4 m
扁桃属蔷薇科扁桃亚属植物,其果实富含营养元素,拥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自交不亲和性果树作物,自花授粉不能正常结实,严重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产出,因此,探索扁桃的自交不亲和进程,既能加深对扁桃授粉结实生理的认识,又能帮助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搭配合适的授粉品种,此外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打破原有的自交不亲和,得到品质优良的自交亲和树种也是当前扁桃产业发展的重点。本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扁桃果树资源圃中的‘纸皮
羔羊生产是肉羊养殖的基础环节,对其小肠生长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态学和消化酶活性变化,但对不同吮乳日龄羔羊小肠上皮细胞内行使胞内消化的溶酶体(Lysosome)的形态和功能缺乏了解,特别是其动态变化未见报道。本研究将16只(2.77±0.08 kg)湖羊新生羔羊随机分为30日龄组(EEW-30)、45日龄组(EW-45)、60日龄组(NW-60)和75日龄组(SC-75)4组,每组4只。采用透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