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以及对外开放度的扩大,成都市聚集了全省范围内技术含量最高、产业形态最广、产品交易关联度最复杂、时代特色最鲜明的产业经济形态和企业集群,这无疑给成都市国税稽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加之,随着税源管理专业化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市稽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破解:一是税源相对集中与稽查力量分散的矛盾比较突出,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税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三分之二以上的稽查人员却分布在县级稽查局,出现了“有人无案查、有案无人查”的局面;二是多级稽查造成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以及增加了纳税人负担的问题;三是稽查部门点多线长,人情干扰稽查的因素较多,制约了稽查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和背景,我们深刻认识到,成都市国税稽查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应对成都市经济产业复杂和企业多元的发展形态以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积极创新转型,着力构建新型的稽查运行模式,进一步整合优化稽查人力资源配置,努力提升稽查工作质效,着力防范化解税收执法风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成都市国税稽查部门组织架构经过多次改革,2003年全市统一撤销各区局稽查局,成立一个市级稽查局,作为市局直属机构存在。2009年,为应对成都市9个区局税源不断增长和日益复杂化,市局稽查局一分为五,成立了市局稽查局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稽查局。2012年,为适应“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要求,推进税务稽查工作向市局集中,实现税收集约化、团队化、一体化管理,初步建立了成都市国税局集中集约化税务稽查团队。目前,成都市国税局稽查系统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中,在寻求改革突破的之时尤其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全市国税稽查团队已初步建立,组织结构却仍然是原有僵化的政府部门传统机构模式。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稽查流程欠缺痕迹管理,稽查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变化迅速的外部环境需要,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稽查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成都市国税稽查团队在组织结构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对组织结构设立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进行逐一解析之后,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以即将开展的2014年成都市国税稽查工作为背景,建立项目化稽查矩阵组织,并探索项目化稽查矩阵组织的运行管理机制,使之能够有效运行,最终达到促进稽查工作对内灵活、高效,对外公开、透明的目的,提高全市国税稽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