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欧洲浪漫主义时期(1789—1848)英法德三国文学中表现自然美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美的风格为研究视角,结合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美学特点,对这些作品自然美的风格类型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论文在每种自然美风格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紧紧围绕作品自然美的风格,深入分析了风格形成的原因,自然风景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思想意蕴。在论证过程中,自然景物的风格、作者的理想信念、时代特点有机地融为一体。初步探讨了理想、现实、自然、艺术之间的关系,肯定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自然美的作品的永恒艺术魅力。
第一部分,总论。考察“浪漫主义”一词的来源,为其和“自然美”两个概念划定明确的界线。概括性地描述评价了将要分析的四种自然美的风格类型。
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分析了浪漫主义运动发生的政治、文化、科技和艺术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的发生是古典主义文艺发展到极端的一种必然走向。
第三部分,雄伟壮阔。论证出雄伟壮阔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分析了这一风格在作品中的表现,指出作家与现实的对抗是形成此种自然美风格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奇幻瑰丽。这是一种虚幻的美,不可触摸、不可把握的美。本章通过分析英国诗人柯略律治的诗歌为例,分析了这种自然美风格的表现。该诗想象奇特,渗透了宗教意味,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理论的创作实践。
第五部分,质朴宁静。是一种朴素的美,理性的美,是笼罩在作家理想光辉之中的田园牧歌,自然被艺术地表现后实现了它纯洁人性和抚慰人心的功能。
第六部分,蛮荒深邃。这是一种原始的、荒寂的、充满野性的自然美,是忧郁浪漫主义者梦想中的阿卡狄亚。冲决一切的自然力体现了宗教的威力。
第七部分,详细分析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自然美风格间的关系和意义,给予各种表现自然美风格的作品以高度评价。
第八部分,结语。分析了四种自然美风格类型的特征、形成原因。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自然美的各种风格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