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树矿瓦斯抽采影响下近距离煤层群防灭火工艺研究

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n466985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斯抽采影响下近距离煤层群防灭火是煤矿火灾防治难点之一,矿井瓦斯抽采与内因火灾防治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瓦斯防治要求对采空区及邻近层瓦斯“应抽尽抽”,而内因火灾防治则要求尽量减少采空区漏风,二者矛盾且不易均衡。本文将杉木树煤矿作为载体,本着“预防优先、经济治理”的原则,首先对主采煤层进行程序升温实验以建立自然发火指标体系,从而有效对自然发火进行超前预警;其次,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杉木树矿典型回采条件的工作面按回采初期、过断层期间及回采末期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得出各自燃危险源重要度从而指导防灭火工作有序、高效、经济开展;针对现有基于氧体积分数划分自燃“三带”方法在注氮、高瓦斯采空区环境下进行修正,提出氧化损耗值概念并基于此值进行自燃“三带”划分,结合遗煤自燃氧化最低厚度及工作面最低推进度对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进行判定;基于高抽巷与工作面采空区深部连通的独特位置关系,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高抽巷“注氮扰动系数”,并根据该系数对采空区注氮强度进行评估,并适时对瓦斯抽采强度与注氮强度进行调整;最后,根据杉木树特有指标体系规律,结合事故树分析结果、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利用指标体系进行超前预警,对已判定的自燃危险区域进行自然发火重点防治,将“瓦斯抽采影响下反馈补偿注氮工艺”与高位钻孔注浆(胶)作为核心防灭火手段,并根据各危险源危险程度依次消除,从而总结出“杉木树矿瓦斯抽采影响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为杉木树矿防灭火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这场革命引发我们的社会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新兴技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模
本工作利用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理学、免疫学和营养学等方法,对对虾的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体外试验和饲养试验,对从对虾肠道及养殖水体中分离出的四
本文基于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理论、实践与立法的关切,从民法角度特别是运用物权法理论对作为该制度核心的海域使用权制度作了系统研究。 第一章“海域使用权的概念”归
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及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主要研究了中国明对虾幼体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凡纳滨对虾成体复合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应用并对可能机理
许多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东亚学生的数学成绩优于西方学生,但是西方学者却认为东亚学生的学习环境并不理想,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强调创新的知识经济前提下,我们应该怎
本课题研究的是远程电网智能监控系统,针对井下变电所采用的BGP9L-6G高压配电开关装置,设计了一种智能采集器,实现煤矿井下高压电网监控;该系统在实时监测显示各路负载用电参数的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足部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9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对其
小儿脊柱畸形矫形后需要一个坚强牢固的骨融合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可用作植骨融合的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其他各种合成的生物材料。由于小儿自体骨移植存在诸多局限因
本论文第一部分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并借助透射电镜(TEM)、X-射线晶体衍射(XRD)、电子衍射(ED)、热重-差热分析(TG-DTA)、红外(IR)等测试手段,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各实验方法的实验条件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化学沉淀法的酸碱中和反应,以Ca(OH)2 和H3PO4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多呈针状或短棒
学位
本文论述了《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的企业并购法律问题,提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作为公司企业控制权市场的法律制度包括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这两个广义资本市场中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