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库群消落期综合利用与调度规则提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流域梯级水库的不断建成与投产,我国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已从水库工程建设转变为流域梯级水库的调度管理工作。梯级水库在消落期需要兼顾流域的发电、供水、航运和生态等多个调度需求,如何合理配置梯级水库在消落期有限的水能资源以满足流域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已成为水库调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水库消落调度多以确定来水过程下的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已无法适应如今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多来水情景和多优化目标的梯级调度需求,亟需开展梯级消落期综合利用和调度规则提取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的库容补偿效益。为此,本文以金沙江下游梯级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多目标优化和数据挖掘理论,围绕梯级水库的消落时机选取、多目标综合利用和水库调度规则提取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
  (1)针对梯级水库汛前集中消落而导致的弃水问题,研究首先给出了梯级水库所有可能的消落时机组合,然后针对每一种梯级消落时机组合采用消落前期水库高水位运行、后期均匀消落至汛期限制水位的控制方式进行梯级模拟调度,得到设定消落时机组合对应的梯级发电量和弃水量,最后采用权重法得到丰平枯不同来水情景下兼顾梯级发电量与弃水量的梯级各库最佳开始消落时机组合。
  (2)围绕梯级水库消落期的多目标综合利用需求,建立了考虑梯级水库消落期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发电稳定性的多目标调度模型,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Ⅲ对多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模型的非劣解前沿。然后根据非劣解前沿在目标空间中的分布趋势,分析得到了梯级消落期各调度目标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进一步,根据调度决策者选择的关键调度指标以及指标之间的相互重要程度判断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多目标调度的非劣解前沿进行优选排序,得到排序靠前的多个相对较优方案,供决策者消落会商时进行参考选择。
  (3)受中长期径流预报的精度限制,梯级水库消落期确定性多目标优化调度的结果难以直接在实际调度工作中应用。研究基于隐随机调度和数据挖掘的理论,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历史长系列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结果进行规则提取,并用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长系列样本中隐藏的水库调度规则。在设置水库调度规则自变量因子时,本文除时段初水位和入库流量外还加入了梯级入能和梯级蓄能两个能量因子,表征梯级的能量状态对于当前水库决策影响。拟合结果表明,增加的两个梯级能量因子能够显著提高SVM模型的拟合精度。将本文所提GA-SVM方法应用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消落期的调度规则提取,并用历史径流进行模拟调度,结果显示梯级各库模拟水位过程与优化结果十分接近,表明所提取调度规则具有很高的精度,能够很好地指导梯级水库的实际消落调度工作。
其他文献
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上游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是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围绕锦屏一级、二滩、溪洛渡、向家坝等上游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不同水库的防洪库容利用效率和上游水库与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补偿关系,提出合理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和调度规则。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建立安全度最大的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和同步拦洪优化调度模型,分析不同水库对防洪控制站的防洪能力差异性,提出水库防洪库容利用效率的定量表
近年来,城市积水问题日益突显。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对城市实时监控场景下的积水区域进行识别,来实现及时监测上报与预警,对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与公共卫生良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积水监测方式均通过设置积水点与安装监测装置来实现。这种接触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装维护成本高、定点监测与覆盖范围小、对小面积长期积水区域无法判断等缺点。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技术对城市监控下的积水区域进行精细划分,来实现对城市积水的监测,能有效弥补现有方式的不足,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基于注意力与显著性的语义
随着各流域大规模水电站群陆续建成与投运,我国形成了区域电网下梯级电站联合运行的格局。然而,厂网分离模式使得各水电站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难以响应电网负荷变化,不仅无法充分利用水资源,且水电运行方式与电网需求也达不到统一。尤其在蓄水期,原规划的汛末蓄水调度方案会使水库群之间会出现竞争性蓄水问题,妨碍了电站的正常运行,进而加剧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传统水电站优化调度方法难以解决电网互联形势下的调峰调度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模型、方法开展研究。为此,本文围绕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适应华中电网需求面
水土资源是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水土流失分析对于揭示水土流失过程、得出水土流失规律有重要作用,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决策。长期的水土流失研究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案用于对已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计算与评估。然而仅依靠分析当前情况或者历史情况还不足以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对水土流失强度大小的预测以及空间分布的预测将有助于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对于维持良好的水土状况有重要意义。
  为此,论文以实现水土流失的预测为核心目
井渠灌区农业用水科学配置研究对改善灌区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促进灌区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直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大多数井渠灌区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使用,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进一步引发抽水效率不高、成本激增、机井报废等问题,同时由于各水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得灌区水资源难以实现高效利用。本文以新疆策勒绿洲作为研究区域,围绕绿洲井渠灌区内机井空间布局和地表水及地下水配置不合理这两类问题,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和数学规划的思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通过
随着十三大水电基地的建成,中国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水电系统,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流域水电站群调度运行管理逐渐成为研究重点。然而,随着水电系统规模不断增大以及调度要求的日益复杂,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建模求解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数学规划方法和启发式智能算法难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亟需从改进创新算法与引入最新计算机技术两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四座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将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与梯级水电站发电优化调度结合,提出适应单机多核环境的基于Fork/J
水电作为经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不仅能承担基荷,降低碳排放水平,还因其调节迅速的特点,常承担调峰调频任务。随着我国一批巨型水电站的建成投产,逐步形成流域梯级巨型水库群,水库群的协同运行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然而巨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大,机组台数、型号众多,外送线路繁多,梯级电站之间存在复杂水力电力联系,为梯级巨型水电站短期发电计划编制、计划执行以及厂内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如何统筹兼顾多层次复杂约束,充分发掘梯级发电潜力,提升水资源精细
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有效的、不可或缺的调节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国家极力发展绿色能源的大环境下,抽水蓄能电站调峰填谷的运行特性,能过有效地实现负荷调节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状态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抽水蓄能机组是一个水机电高度耦合的机械系统,主要由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和主进水阀等子系统组成,其中主进水阀是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主进水阀上下游分别连接压力钢管和蜗壳,相比于常规机组,抽水蓄能机组运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流域内都规划并兴建了一批综合利用效益显著的大中型水库,但这些水库在承担防洪、发电、航运、环保等任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流域水文情势,而掌握准确的流域水文规律是开展水资源研究和规划的必要前提,也深刻影响着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因此,本论文围绕水利工程胁迫下的流域水文情势变化问题,从流域径流预测、水库调度规则提取、流域调度模拟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将深度学习算法与水文预报、水库调度问题结合,以期掌握流域径流变化过程,直观反映水库调度运行情况,为决策者进一步制定流域规划提
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群包含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以及葛洲坝六个水库,肩负着繁重的防洪、发电、泥沙、航运、生态保护等综合任务,是开发长江、治理长江的核心工程,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些梯级水库的经济效益,缓解联合调度运行中的矛盾,建立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管理模式十分必要。随着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的深入,如何进行调度方案决策、合理分配梯级联合调度效益逐渐成为水库群调度运行管理决策的重难点。为此,本文研究工作以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围绕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评估相关管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