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面山三种林分林下植被水文及土壤侵蚀控制效应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长江三峡地区不同林分林下植被与水分、泥沙运移的定量关系,研究林下植被的水文及土壤侵蚀控制效应,在重庆四面山分别选取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针叶纯林下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Nakai)、杜茎山(Maesa japonica Moritzi.ex Zoll)、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等3种典型常见灌木,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分别研究了单株灌木、枯落物以及灌木和枯落物组合结构的水分截留特征,并通过放水冲刷试验分析了三种类型人工林下枯落物的土壤侵蚀控制效应。研究对于评价三峡地区森林林下不同植被在森林生态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功能有一定的意义,对选择更好的林下植被配置模式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可定量研究林下枯落物层的水文及土壤侵蚀控制效应。试验研究结果具体为:(1)单株灌木、枯落物、灌木和枯落物组合结构对降雨的截留过程均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快速截留阶段、饱和稳定阶段、降雨结束滞后冠滴雨阶段;(2)3种典型灌木草珊瑚、杜茎山、常山的截留量均呈现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3)枯落物最大截留量与降雨强度及单位面积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当枯落物质量较小时,每种灌木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都小于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最大和最小截留量,当枯落物质量增大到一定量时,会出现灌木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大于35mm/h时最大、最小截留量的情况,但小于在70、95mm/h雨强下的最大、最小截留量。(4)与单株灌木和枯落物各自截留状况相比,灌木和枯落物组合结构的最大截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快速截留阶段历时较长、最大截留量也较大,截留效果更好。林下灌木和枯落物在水分运移过程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枯落物对水分截留的贡献更大,因此,合理进行林下植被构建与配置,能有效截留水分,对减少林地土壤侵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5)坡面产流速率、产沙速率均随时间变化呈前期为零,然后迅速增加到一定值后略有下降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规律。在相同单位面积质量条件下,覆盖枯落物的小区内开始产生径流的时间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产沙时间也表现为阔叶林下小区更早。但三种类型人工林下覆盖枯落物小区的最大产流速率、最大产沙率大小顺序均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6)枯落物覆盖可显著降低坡面径流和泥沙产量,在影响坡面径流和泥沙产量的各因素中,放水冲刷强度对坡面产流产沙有较大的影响,三种类型人工林下覆盖枯落物小区的径流总量都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随降雨强度增大,覆盖枯落物小区的最大产沙速率也增大。
其他文献
结合多年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质量事故的处理经验,提出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程序及原则.
CUCKER-SMALE(C-S)模型及其扩展以及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一个重要的扩展就是考虑时间延迟,此时模型可以由一个随机延迟微分方程刻画。本文采用两种方
【摘 要】 政治本来就是理论知性特别强的学科,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死板生硬的理论,学生的学生主动性不高。新课改下,政治承担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对政治教学中的趣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情景课堂;实践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
有氧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儿游泳运动员培养中进行系统的有氧训练,打好耐力基础,是育才和成才的关键。但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少儿游泳运动员训练中普遍不重视有氧
浅层地下空间不仅蕴含有丰富的矿产、地热资源,且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微动是地球表面日常微小的颤动,等同于环境噪声。微动勘探则是利用微动中的面波信息对地下介质的横波速度结构进行研究,该方法以其无侵入、野外观测方便、不受电磁干扰等优势在浅地表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微动勘探法中的空间自相关法(SPAC)和水平及垂直谱比法(H/V)的研究及应用,通过处理三个区域的实际数据,说明微动勘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