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基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对土地的依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和范围不断的加大,如何促进人口、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保证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开展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势性。本文通过收集临川区2000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相关统计年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对临川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临川区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临川区土地利用方式以农用地为主,耕地占32.37%,园地占4.21%,林地占39.50%,草地占2.4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8.72%,交通运输用地占2.0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9.72%,其它土地占0.98%。2、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数量变化方面,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增加,耕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减少。区域用地差异方面,全区六个片区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差异较大,且不同片区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也有所不同。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值从2000年的251.44上升到2010年257.07。3、临川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结果分析。本文建立了适合临川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出一个包括17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生态安全综合评分法对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评价。从研究结果可知,临川区2010年生态安全状况良好,较2007年有所改善,六个片区里东部和中部生态安全呈风险状态,其他片区生态安全状况较好,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