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格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要么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要么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只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持双顺差长达15年以上,这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2006年底,中国已经积累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双顺差的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中国的外汇资产主要是美元资产,而在今后两年内,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所期待已久的美元大幅度贬值一旦发生,中国将遭受惨重的资产损失。即便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也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构成进一步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保持长期双顺差格局的根本原因,我国双顺差的特征,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并就双顺差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着重介绍了我国双顺差的基本情况包括双顺差的定义、双顺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目前双顺差呈现的特征;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双顺差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影响;第四章分析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应对双顺差的经验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针对前面分析的双顺差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六章是小结。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各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2006年底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全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的核心部分,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又是毕业要求中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放大的趋势。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外汇储
现代商务中心区 (CBD)对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于其产业集群效应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 ,对北京CBD的产业集群现状及其效应、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 ,
阐述了薄壁不锈钢管的基本特点,用于室内燃气工程中的设计要点、安装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处理办法。
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在90年代初曾经尝试推出过,包括了在上海推出的汇率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