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作为近几十年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校课程的多元化、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如火如荼的展开着,而高校体育校本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高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将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山东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论文在文献综述里对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进行界定,然后对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进行了论证;最后,通过对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山东省高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足,大部分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多集中在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内容设置与中小学校类似;教师总体学历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且充分认识到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课程开发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发程序的认识不清晰;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认识不足,从而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客观因素,而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是影响其开发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校本课程的教材建设中,体育教师仅对于选编、改编、新编教材比较熟悉,且更倾向于教材的选编,对于课程的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了解较少,课程教材加工能力的欠缺;山东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设施较为传统。学校、院系之间资源共享机制不明确,周边社区、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结合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在现有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加强合作,深入课程改革,推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需要学校人力物力的支持,体育系部组织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课程开发建设。从而推动大学课程的改革,丰富课程门类及校园文化生活:高校校本课程建设可效仿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学校需组织教师进行学校历史传统和教育哲学的学习,明确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需加强在职教师课程理论培训;学校需要改变之前课程开发简单的程序模式,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