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众多学者以及各界人士已经意识到青年人群中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必要的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主要的身体锻炼形式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张、运动兴趣不足以及校园场地设施等原因不愿主动进行身体锻炼,导致了学生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为解决学生课余时间锻炼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强迫锻炼”的方式,使用一定的监督模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必须完成一定的锻炼任务,目前已经尝试过的监督模式包括刷卡锻炼、指纹签到等方式,这些监督模式大都需要指定的运动场所以及相对集中的运动时间安排,不利于学生自由安排锻炼,同时设备花费昂贵、易耗,不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大范围推广。另外,很多学生在自己进行跑步锻炼时由于锻炼知识的匮乏导致跑步过程完全依靠个人感受进行调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运动效果难以保证。本文试图利用时下最新的智能安卓手机为依托设计一款智能软件,软件综合利用GPS定位、内置地图以及重力感应等手机功能实时反馈运动者跑步过程的运动轨迹、运动路程、运动时间,进而计算出跑步的实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由于不同学生身体体态对达到同样运动效果时所需要的速度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本文通过随机抽取不同BMI指数的男女生进行心率要求在140-160之间(此心率范围为目前在校大学生运动的有氧区间)的持续30分钟左右的跑步测试,对不同BMI指数范围内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判断符合该体型学生达到有氧运动区间的平均速度。然后将实验测试得到的不同BMI指数学生的平均速度要求投入到运动软件中去,让学生在进行跑步锻炼时只需要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便能够得知符合自己情况的有效锻炼时平均速度范围,这样用平均速度对学生的跑步锻炼进行控制既能够保证每一次跑步锻炼都能进入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锻炼区间又可以控制跑步速度不至于出现安全问题。新型跑步方式的加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科学地跑步也能够使得学生的锻炼更加有系统性也更有效率。该监测系统通过学生的客户端经过服务器上传功能到达云端,管理者通过电脑端就能知晓锻炼者的运动数据,对学生的课余锻炼进行分析评价,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节约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打破时间空间对学生锻炼的限制。学校管理者使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监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要求。本研究中监测系统的完成将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锻炼兴趣,又能够给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新型评价方式的参考,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