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联结动机对海洛因戒断者生命度识别的影响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wj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品成瘾及其复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尽管存在严重的负面后果,包括社会关系中断、失业、躯体和精神疾病,但成瘾者的生活往往围绕着选择的毒品和与之相关的活动。社会认知对成瘾者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它们影响药物使用的开始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发展,以及治疗成功。社会认知障碍会增加社会孤立、攻击性和抑郁的风险,这可能助长吸毒的恶性循环。此外,社会认知受损可能会导致成瘾者社会关系的衰退,并对戒断成功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者在对基本社会认知任务的考察上,例如让被试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辨别区分,并推测他人可能的心理状态,发现一些成瘾群体的表现更差,他们在准确率与反应时上都比对照组差。社会认知的其他方面,同样对社会能力至关重要,生命度识别不仅是识别社交线索的重要部分,还是复杂社会认知行为的先导。这一能力还与感知一张脸是否能制定计划、是否能感觉到疼痛、是否有思想的能力高度正相关,推断他人意图和信念的能力对于理解日常对话是不可或缺的。而社会动机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强大力量,社会动机机制的破坏也可能构成社会认知受损。因此,该研究通过三个面孔生命度识别实验探索海洛因戒断者对生命度的识别,社会联结动机对这一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一能力是否会随戒断时间延长而得到恢复。实验一选取海洛因戒断者35名和正常对照组38名被试,通过一个面孔生命度二分任务测量被试的生命度识别阈限值,测量完成后通过问卷完成对他们长期归属动机的测量。结果发现:海洛因戒断组的社会联结动机(即NTB分数)与阈值参数显著负相关;对照组社会联系动机与阈值参数显著负相关;海洛因戒断组的生命度识别阈限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二选取海洛因戒断者60名和正常对照组58名被试,实验室操控社会联结动机,采用孤独终老范式来验证社会联结动机与生命度识别偏差之间的关系。采用2(组别:戒断组,对照组)×2(反馈:接纳,排斥)的被试间设计,被试先完成一个人格测验,并收到基于实验目的的虚假反馈,接着测量被试的生命度识别阈限值。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戒断组与对照组的阈限值无显著差异;反馈条件主效应显著,社会排斥反馈条件下的阈限值显著低于社会接纳条件下的阈限值。被试类型和反馈条件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戒断组在排斥条件下的阈限值与接纳条件下的阈限值无显著差异,控制组在排斥条件下的阈限值显著低于接纳条件下的阈限值。实验三选取海洛因长期戒断者30名和短期戒断者29名被试,通过一个面孔生命度二分任务测量被试的生命度识别阈限值,看处于不同戒断期的个体生命度识别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长期戒断组的生命度识别阈限值与短期戒断组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该研究得出海洛因戒断者的生命度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存在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海洛因戒断者对生命度这一社会信息的知觉能力受损。对生命度感知上的差异表明,当人们把生命度的存在归因于潜在的社会联系时,成瘾戒断组的标准比对照组更严格,这可能就是成瘾群体在社会关系破裂后,无法与周围的个体重建联系的原因之一。正常组被试更容易将这些模棱两可的生物刺激知觉为潜在的社交信号,对它们更敏感,有利于他们发展潜在的社会关系。在正常对照组中,个体会依据当前归属动机的不同影响,调节个体对生命度识别的阈限值,在社会排斥条件下的阈限值低于社会接纳条件下;而这种现象并没有在海洛因戒断组中出现,海洛因戒断组在两种条件下的阈限值无显著差异。动机是一种进化适应,这意味着人际关系不良的成瘾群体没有出现这一适应性策略。这可能与成瘾群体在戒断过程中可获得来自周围环境的社会支持感较少,以及他们长期受到的一些社会排斥、歧视和污名有关。长期面临的困境、亲人朋友的远离,使他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他们融入社会的动机。戒断时间长短并不会改变个体对生命度的识别,这也提示如果不进行人为干预,戒断者很难彻底恢复。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海洛因戒断者的生命度识别能力异常可能与个体的社会联结动机有关,这为今后的海洛因戒断者临床复吸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想法。
其他文献
面试作假是发生在面试情境中求职者为营造良好形象、获取更好的面试分数而对面试问题的回答进行歪曲的印象管理行为,并有少量实证研究表明面试作假者会给组织效益带来负面影响。组织中的印象管理是处于一定组织情境中的组织成员有意识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文献表明基于组织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员工会表现出创新行为、建言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等亲组织行为。面试作假与组织中印象管理同属印象管理行为,概念与结构上存在
自我控制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个体抑制、调控自己的行为、意识、情感,以更符合社会情境要求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而失败的自我控制会产生许多个人甚至社会问题,因此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有研究从实施自我控制的人这一角度探究提高自我控制水平的方法,也有少数研究考察到不同任务内容(例如抵抗诱惑任务、情绪控制任务、思维抑制任务和注意控制任务)对自我控制的影响。而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GDM患者8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回顾历史,曾有过各种形式的道德观,但这些道德观自始至终都将道德问题视为自身道德观念的问题,并没有将这种自身的道德观念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这导致道德观念仅仅局限在了思想领域。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原则,也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使得我国不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既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原则来审视当前社会中复杂
雄性生殖干细胞(male germ stem cells, mGSCs)是性腺分化开始一直存在于睾丸曲细精管中、唯一能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干细胞。在mGSCs的细胞学特性、分离纯化方法、体外长期培养系统、体外诱导mGSCs形成单倍体细胞和精子、mGSCs的基因修饰和同种异种间的移植等方面,许多研究者做了许多工作,新的成就不断涌现,但是关于哺乳动物mGSCs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试验在前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开始朝着自动驾驶方向迈进。世界各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已日趋成熟,自动驾驶汽车将会引领未来的汽车行业。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更新,在较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过程中排除了驾驶者的控制和参与,这些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驾驶人和驾驶行为与传统机动车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于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规定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之中,其归责的路径以人
控辍保学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2018,甘肃省提出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截止2020年5月,甘肃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重视
MyoD基因是生肌调节因子MRFs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是脊椎动物胚胎期肌肉发育的主导调控基因之一,对骨骼肌的形成和分化起主要作用,MyoD缺失可导致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法进行。而MSTN(myostati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属于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其功能是抑制成肌细胞的过度增殖,是肌肉发育的负调控基因。现代肌肉发育
关联记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所经历的事件一般都是以关联记忆的形式保存的。研究表明,相关材料的关联记忆的效果要比无相关材料的关联记忆的记忆效果更好。那么有什么策略或者方法能够促进不相关材料的记忆效果。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当记忆材料为积极词时,并且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相比他人参照条件,在自我参照条件下,积极词的记忆成绩要优于消极词和中性词,也就是说,个体对与自我相关的积极信息带有记忆偏好。那么
在自我知觉系统中,自我面孔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当做个体具有自我意识的指标。因此,许多研究发现相对于他人面孔,人们总能快速无误地识别出自我面孔,这一现象被称作自我面孔优势效应。但是也有研究发现该效应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那么与自我意识紧密相关的内在心理成分是否会影响自我面孔识别?对于此疑问鲜有研究涉及。因此,本研究将引入自我评价这一新的内在心理成分,以此探究与自我面孔识别的关系,即探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