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都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大财团。垄断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犯罪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此期,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基于客观报道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等记者运用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屠宰场》(The Jungle)《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等调查性报道,连续刊登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报刊上,揭发美国社会转型期企业垄断、官商腐败、劳资矛盾等社会问题,产生轰动性效果,拉开美国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黑幕揭发”运动。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Collier’s)《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以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中社会丑闻而闻名的“揭丑者”(Muckrackers)记者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承接北美殖民地时期政论报刊关注时事和社会变革的传统,顺应美国报界在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度的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时期“耸人听闻”(sensatio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严肃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诉求的报道理念,使得基于客观新闻理念(objectivity jour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揭丑者”记者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形成自身的文本特点:政论性选题针砭时弊,叙事角度新颖,揭丑性材料详实,充分体现美国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报业由“耸人听闻”报道路径向“人民斗士”报道理念的转型。《麦克卢尔杂志》刊载艾达·塔贝尔花费五年时间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揭露美国石油行业的垄断,有关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缔造过程中垄断行为的描写可谓振聋发聩;林肯·斯蒂芬斯采写的《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成为针砭时弊且选题和精当的调查性报道;雷·斯坦纳德·贝克采写的独特的体验式报道《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揭发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行业劳资纠纷。以艾达·塔贝尔、林肯·斯蒂芬斯、雷·斯坦纳德·贝克为代表的“揭丑者”先驱记者秉笔直言,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揭露垄断引发的社会丑闻真相及其根源,引发美国社会各界关注这些社会问题,推动美国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调查性报道与新闻理念的完善;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并推动美国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报刊和广播节目中调查性报道与“揭丑新闻”的主流地位,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调查性报道充斥各电视频道,以至于调查性方法很快成为所谓规范性新闻报道的陈词滥调。电视动态报道风格逐渐成为模式化报道即“人造的调查性报道”(faux investigations),由名人驱动而大肆炒作某个组织机构的无结果的主题,如此就冲淡或弱化了调查性报道的威力与公信力及其用于报道严肃政治话题的规范新闻技能。1972年“水门事件”可谓“揭丑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复兴,而面对新媒介技术和媒介生态环境挑战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追求节目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性报道这枚“重磅”利器再次被忽视。同时,政府和利益集团在种种借口下打压“揭丑性”调查新闻,兴盛于黑幕揭发运动中的调查性新闻及其报道理念发生变异,调查性报道几度出现式微趋势。这引发社会和学者对于媒体如何更有效引导舆论和发挥民主功能等新闻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争论。通过对美国黑幕揭发运动时期《麦克卢尔杂志》三位记者代表作的文本分析,梳理与反思“揭丑性”调查性新闻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学界争论,旨在说明唯有针砭时弊、反映时代主题且符合新闻报道语用规律的作品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争论,为中国新闻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调查性报道的采写策略,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及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媒体监督社会功能和公信力,是中国调查性新闻的可取发展途径。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瑞典法和简化Bishop法分析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极限平衡法.通过试算,可以确定边坡达到稳定要求时,需要桩提供的最小抗滑力及边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进而对抗滑桩的
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成长,教育部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7年,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这一重大学科任务。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综合思维水平的高
目的通过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观察艾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
目的:1.了解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Treg细胞分布情况及其参与疾病发展的可能机制2.评估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IL-2治疗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收集2016-2019年于我科住院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108例,健康人群93例,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2.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及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与血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鲜猪肉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由于生鲜猪肉属于生鲜食品,具有生产环节多、生产周期长、易腐烂易变质的特点,其质量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积极的研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方式,保证从养殖环节到销售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研究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相关研究现状,并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镇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藻能利用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完成自身的生长繁殖,可获得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同时还可净化村镇生活污水,被广泛用于处理污水。但在实际应用中,微藻对污水水质有一定的选择性,氮磷浓度、浊度等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微藻生长,需先用强有力的预处理方法来提高微藻净化污水的效率。为此,本研究主
减缩剂对碾压混凝土减缩作用的室内试验表明,减缩剂可改善碾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减小其干缩,可提高其抗裂性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课程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的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符合学生需求,能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转变学生学习地理方式,更能适应课改的需要,
合同解除纠纷是合同纠纷中较为常见纠纷类型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各种利益纠纷亦不断涌现,产生了许多新颖、复杂的合同解除纠纷。在本案中,李某
一是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准备迎接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着力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教学设施设备配置。二是强力推进学校捆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