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调控对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作物最大限度从土壤中吸收及利用水分和养分为基础,以提高作物对的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为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磷条件对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动态转化过程,提出最佳水分与养分投入。通过冬小麦大田试验和玉米土柱试验,研究了水肥调控对作物生物量、株高、茎粗、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土壤条件下,以土壤改良剂来调控水肥,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改良剂能够松土,保湿,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此,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处理的生物量明显比其他处理高。(2)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加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冬小麦产量。土壤改良剂与磷肥混施和土壤改良剂配以灌水以及施用磷肥并配以灌水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比对照以及各种单施处理的产量要高。土壤改良剂与磷肥混施再配以灌水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42.86%,与其他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改良剂与肥料混施并配以灌水不仅不影响各自的增产效果,还能产生正交互作用,增产效果更加明显。(3)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冬小麦的磷肥利用率。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用磷肥并配以灌水的磷肥利用率要比土壤改良剂与磷肥混施的磷肥利用率高4.46%。而将土壤改良剂与磷肥混施并配以灌水可以使磷肥利用率提高幅度更加显著,较只单施磷肥增加了11.11%。(4)无灌水条件下,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WUE。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了15%,WUE较对照增加了21.65%(3.72 kg·hm-2·mm-1),说明了土壤改良剂能够有效地将降雨转化成土壤有效水,并且减少了无效蒸发。将磷肥与土壤改良剂混施的增产效果和WUE最为显著,产量较对照增加了24.29%,WUE较对照增加了33.12%(5.69kg·hm-2·mm-1)。在灌水33.3mm的条件下,施加土壤改良剂较对照可增产28.57 %,将土壤改良剂与磷肥混施增产可达到42.86 %, WUE达到25.06 kg·hm-2·mm-1。(5)在玉米生长期内,施肥量相同时,灌水量为W3(土壤相对含水量90%)时,水分对玉米株高和茎粗的影响达到最大。灌水量相同时,施肥量为N2(纯氮0.25g/kg干土)和P2(纯P2O50.2g/kg干土)时,施肥量对玉米株高和茎粗的影响达到最大。(6)在玉米拔节期,在施肥量相同时,玉米的生物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灌水量最大时,玉米生物量最高可达到70.95g/株。(7)在玉米灌浆期,水分和施肥量都对玉米生长有影响。在施肥量相同时,灌水量越高,玉米生物量越大。而在灌水量相同时,施氮量为N2(纯氮0.25g/kg干土)和施磷量为P2(纯P2O50.2g/kg干土)的生物量达到最大。(8)在灌水量相同时,施氮量为N2(纯氮0.25g/kg干土)和施磷量为P2(纯P2O50.2g/kg干土)时的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
其他文献
在油菜播种机悬挂架焊接过程中,先加工悬挂孔后进行焊接时,引起悬挂孔不同心,先焊接后加工悬挂孔,悬挂孔同心,但左、右拉杆的变形较大,对后续的装配造成影响。为了控制悬挂架
<正> 闭经为中医临床常见病之一。月经周期的调节是机体以神经为主导的体液调节的复杂过程,受体内外环境各方面影响。丘脑下部产生一种多肽类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通过垂体
蜂胶(propolis)是蜜蜂从植物新生芽、树干、伤口等处采集的树脂,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蜂蜡、花粉等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物质。蜂胶富含多种具有生理、药理
中国玉作为古代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一直被中国人所珍爱。"金玉良缘"的金镶玉工艺,表现的不仅是古人对完美精神
近年来,自主学习逐渐为广大的外语教师及语言学习者所关注。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可以让学习者参与管理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
<正> 五更泻,又名脾肾泻。本病特点,病程久长,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笔者近年来治疗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1例中,门诊病人11例,住院病人20例;男21例,女10例;
期刊
前花青素是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免疫增强剂,为了探讨前花青素在肉鸡促生长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本试验进行了肉仔鸡饲养试验、鸡血液学免疫指标检测。为验证前花青素饲料添加剂对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是一种由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的双重评价。其中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已经作为独立的专项
智能化建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智能化系统已成为新建建筑的标准配置,相对于智能化系统的快速发展,其项目管理水平却未得到提高,基本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