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和柔性负载的振动控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的重要装备,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定位能力要求也越高。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广泛采用谐波减速器、同步带等柔性传动部件,由此引起高速轨迹运动下机器人末端的振动。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不可避免地需要操作柔性负载进行作业,柔性负载的低频振动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本论文针对以上两种振动场景,设计了兼顾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振动控制方法。本论文采用双惯量模型描述柔性关节,考虑重力项和摩擦力矩而忽略科氏力,建立了前三关节的柔体动力学方程,由于大部分工业机器人仅配置了电机位置和电机力矩传感器,通过变量代换消去不可测物理量,获得可辨识的线性方程,进而给出基于最小二乘的参数辨识方法。本文建立了柔性关节伺服系统,分析了关节力矩反馈(JTF,Joint Torque Feedback)的振动控制原理,基于辨识的柔体动力学模型,提出实时关节力矩估计算法,进而实现关节力矩反馈控制。本论文提出了结合自适应输入整形和笛卡尔轨迹规划的前馈振动控制方法,先介绍了输入整形器的抑振原理,分析了典型的基于模态参数辨识的整形器设计方法的不足,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推导了仅利用时域振动信号的任意时延输入整形器的自适应设计的计算方程,对笛卡尔轨迹规划插补函数整形,提出了无轮廓误差的笛卡尔轨迹整形方法。本论文基于欧拉-伯努利梁(Euler–Bernoulli beam)理论,建立了柔性负载的振动微分方程和频率方程,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柔性负载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加速度反馈的振动控制原理。为解决实时测量加速度信号的噪声问题,基于Kalman滤波和实时均值滤波设计了实时降噪滤波算法。本论文以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构建了实验平台,对柔体动力学模型、关节力矩反馈控制、笛卡尔轨迹整形前馈控制、柔性负载的加速度反馈振动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辨识了柔体动力学模型,得到前三关节的动力学参数;以高速的圆弧和直线轨迹为测试轨迹,基于已辨识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实时关节力矩估计,实施了关节力矩反馈控制,验证了其能抑制启停时的末端振动;利用时域振动信号自适应设计了圆弧和直线轨迹的整形器,并实施了笛卡尔轨迹整形前馈控制,验证了其能在无轮廓误差条件下,有效地抑制启停时的末端振动;在机器人末端安装柔性负载进行相关验证实验,模态频率测试实验验证了频率方程的正确性,加速度降噪实验验证了实时降噪算法具备良好的滤波效果,为研究外力作用和机器人轨迹运动下的柔性负载振动控制情况,加速度反馈控制实验分别在机器人静止和机器人运动状态下实施,实验结果均表明加速度反馈具备良好的主动振动控制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算法、图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也日益成熟,应用于各种支付、门禁、打卡等场景,然而这些场景易受到伪造人脸的入侵,对人们的财产安全会造成一定威胁,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被要求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因此口罩人脸识别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研究热点,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安全。活体检测目前存在准确率较低、易受环境影响并且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动作配合等缺点,而口罩人脸识别技术目前需要用户上传
机械臂凭借其生产效率高、耐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太空探索、服务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场景和任务日渐复杂多样化,人们对机械臂的自主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的有机融合,有望提升机械臂的智能自主控制能力。目前,基于模式的机械臂智能控制问题已成为一个前沿和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将以确定学习为理论基础,开展位置受限下基于参考模式的刚性机械臂智能控制研究
当前我国景区建设已从早期的名川大山和历史名胜下沉到更广阔的资源开发上,以禅宗寺院为载体的资源开发便如火如荼。然而在景区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宗教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与商业、观光、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以往对禅宗寺院的研究多集中于寺院本身,较少关注到禅宗寺院与周边环境的布局与协同发展,景区规划理论亦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尝试总结国内外乡野环境下以禅寺为核心建设景区的情况,梳理在乡野禅寺基础上建设
近年来,电压暂降经济影响越发严重,导致供用电双方对其监测需求也日益增加。因在平衡监测需求和投资成本方面极具意义,电压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经典方法可观测区域(monitor reach area,MRA)法在经济性探讨和多维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上仍需进一步改进。为此,本文开展了相应的研究。首先,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压暂降经济损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旨在通过综合经济
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自由成型性、生产周期短以及节约材料等优点在近30多年迅速发展,在材料成型方法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316L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海洋船舶、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本文选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型工艺,以316L不锈钢粉末作为材料制备高致密度的增材制造零件,通过对其微观组织的各向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各向异性的内在机理,同时研究不同热处
低温等离子体在气-液界面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活性水(PAW)含有大量的杀菌活性物质,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以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在气-液界面放电产生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为切入点,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条件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变化规
电煤作为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原料,电厂的生产经营利润以及成本均围绕电煤展开。随着电力市场以及清洁能源利用对火电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增大,火电企业迫切需要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在火电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电煤相关的成本占到企业运行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减少在电煤的成本指出对降低电厂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电煤的采购计划涉及到电厂的发电计划,库存规划以及采购运输等多个环节,并且市场经济下电煤
高密度布局是我国中心城市的基本形态,在中心城区的CBD区域,存在大量高层办公建筑。这些办公楼内的都市白领普遍面临着巨大压力,其中高强度工作的心理压力及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生理压力使大部分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受到生理心理疾病的威胁。而疗愈是指“压力的缓解以及环境抚慰、恢复一个人的心理和情绪健康的能力”,而非强调能够治疗疾病的能力。因此,研究办公建筑的疗愈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空中庭院作为新型的城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我国时起时落,多有波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再次兴起,但也面临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譬如不适配的传统管理体制导致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在面临多要素汇集时出现管理混乱无序的问题。工程项目的成功需要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急需适配的系统化管理思维,这就涉及多维度下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本文基于IPD的集成化管理理念,面向珠三角地区,围绕装配式建筑
近几十年来,全球臭氧(O3)污染日趋严重,我国众多城市污染天气中,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日渐增高。而臭氧作为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其形成受到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与一次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氮氧化物(NOx=NO+NO2)等具有非线性关系,因此臭氧前体物削减策略的科学性十分重要。我国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