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100mL qd,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并以此判断临床疗效,观察LVEF(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CI)变化判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结果: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7.2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两组LVEF、CI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间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hs-CRP、 BNP、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血清hs-CRP、BNP、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与治疗前相比,hs-CRP、BNP、 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未有显著差异(P>0.05),而BNP、NT-proBNP水平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提高左心射血分数,加强左心室收缩功能,并能有效降低血浆BNP、NT-proBNP水平,但血清hs-CRP水平改善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