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ylglyoxal-TRPAl-ERK信号通路介导糖尿病诱发瘙痒的神经机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首先在ICR小鼠中建立皮内注射糖代谢中间产物Methylglyoxal(MGO)诱导的急性痒和触诱发痒动物模型,采用药理学、行为学方法、活细胞成像、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来探究MGO诱导瘙痒的分子机制。其次,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糖尿病小鼠的自发痒、化学刺激诱发痒和触诱发痒等行为学变化。通过药理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究MGO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小鼠相关瘙痒和痛阈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雄性成年ICR小鼠分别在脸颊和颈背部注射不同剂量的MGO,观察并定量分析小鼠的瘙痒或疼痛行为。(2)应用药理学方法阻断C纤维、耗竭肥大细胞,施加吗啡、纳洛酮、扑尔敏、U0126、MGO清除剂、T型钙通道阻断剂、TRPA1、TRPV1阻断剂等,以及TRPV1和TRPA1基因敲除小鼠研究MGO诱导急性瘙痒的分子机制。鞘内注射MGO清除剂、TRPA1、TRPV1阻断剂等研究MGO诱导痛阈变化的分子机制。(3)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确定MGO孵育ND7-23 DRG细胞系后p-ERK的磷酸化变化情况。皮内单独注射MGO、混合皮内注射TRPA1、TRPV1阻断剂或提前30 min腹腔注射抗氧化剂NAC、PBN后再皮内注射MGO,在5 min内取小鼠脊髓和DRG组织,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4)运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MGO引起ND7-23细胞系胞内活性氧(ROS)升高的机制。(5)单次腹腔注射STZ(10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观察造模后一周至五周的自发痒、化学刺激诱发痒、触诱发痒及痛阈变化情况,运用MGO清除剂、TRPA1、TRPV1阻断剂等观察对触诱发痒及痛阈的影响。(6)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糖尿病小鼠TRPA1、TRPV1的表达变化情况。(7)体外培养HEK-293细胞系,分别转染TRPV1和TRPA1质粒,应用免疫荧光技术确定转染成功,然后应用活细胞工作站技术,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确定MGO对TRPV1和TRPA1的调控作用。结果:(1)在脸颊模型和颈背部模型中,皮内注射MGO能诱发小鼠剂量依赖的搔抓行为以及触诱发痒的行为。(2)行为药理学结果显示,阻断C纤维、耗竭肥大细胞、皮内注射纳洛酮、扑尔敏、MGO清除剂等可以明显抑制MGO诱导的急性瘙抓(P<0.05)。皮内注射MGO清除剂可以显著抑制MGO诱导的触诱发痒(P<0.05);(3)活细胞成像显示,MGO能够引起TRPA1转染HEK293细胞的胞内钙浓度升高(P<0.05),而不影响TRPV1转染HEK293细胞的胞内钙浓度(P>0.05),提示MGO选择性激活TRPA1通道。(4)行为学结果显示,施加TRPA1阻断剂HC030031或A967079可以显著抑制MGO诱导的急性瘙抓(P<0.05)以及触诱发痒行为(P<0.05),而施加TRPV1阻断剂capsazepine(CPZ)无效(P>0.05)。此外,MGO诱导的急性瘙抓在Trpal基因敲除小鼠大幅降低(P<0.05),但是Trpvl基因敲除小鼠没有明显变化(P>0.05)。(5)皮内注射MGO诱导脊髓和DRG组织p-ERK表达升高(P<0.05)。施加TRPA1阻断剂HC030031能明显降低p-ERK在脊髓的表达(P<0.05),而TRPV1阻断剂CPZ无效(P>0.05)。(6)MGO能诱导DRG细胞系ND7-23细胞的胞内ROS的升高(P<0.05),而抗氧化剂PBN可以抑制MGO引起的ROS升高(P<0.05)。行为学结果表明,提前半小时腹腔注射抗氧化剂PBN或NAC都能明显降低MGO诱导的急性搔抓行为(P<0.05)以及p-ERK在脊髓的表达(P<0.05)。(7)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无明显自发痒,化学刺激诱发痒行为降低(P<0.05),但触诱发痒行为明显增加(P<0.05)。MGO清除剂、TRPA1阻断剂而非TRPV1阻断剂,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小鼠触诱发痒的行为(P<0.05)。(8)糖尿病小鼠DRG组织TRPV1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TRPA1的mRNA及蛋白表达都显著升高(P<0.05)。(9)糖尿病小鼠的热痛阈明显升高(P<0.05)。鞘内注射MGO清除剂、TRPA1阻断剂HC030031而非TRPV1阻断剂CPZ,可以显著抑制糖尿病诱导的小鼠热痛阈升高(P<0.05)。系统或鞘内注射MGO能引起正常小鼠热痛阈升高(P<0.05)。鞘内注射MGO清除剂、TRPA1阻断剂HC030031而非TRPV1阻断剂CPZ明显抑制MGO诱导的小鼠热痛阈的升高(P<0.05)。结论:(1)糖代谢中间产物MGO能诱导小鼠急性瘙痒和触诱发痒的行为。(2)TRPA1激活,而不是TRPV1,在MGO诱发DRG神经元胞内钙浓度升高以及急性瘙痒和触诱发痒的行为中起关键作用。(3)MGO诱导小鼠脊髓和DRG组织p-ERK的激活,并且pERK激活在MGO诱导的急性瘙痒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4)氧化应激在MGO诱导急性瘙痒中以及p-ERK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5)糖尿病小鼠触诱发痒行为增加,MGO-TRPA1-pER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6)糖尿病小鼠的热痛阈升高,可能与MGO激活脊髓水平TRPA1通道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两种不同翻修手术(再次髓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髓内固定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髓
随着城市的大规模扩张,职住错位现象日益严重,居民日常活动空间被快速放大、机动化出行需求迅猛增加,小汽车的高强度使用让城市交通拥堵越加严重。由于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模
电子通信科技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电磁辐射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雷达技术的发展也对隐身武器产生了危机。所以研发具有经济、环保及性能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所制备的内嵌铁基纳米颗粒氮掺杂碳纳米管((Fe/Fe3C@NCNT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并且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双重损耗机制,能够高效地吸收入射电磁波。文中对复合材
本课题首先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模板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并对其进行了外观形貌、结晶性以及孔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研究和表征;之后选用自制纳米羟基磷灰石(样品H2)作为填料,聚
目的:载脂蛋白M(apoM)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组成部分之一,且前期研究表明apoM可能通过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24)途径抑制TNF-α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作为少见肿瘤,其起源于一组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随着胃肠镜及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被发现。胰腺作为NEN的好发部位,其年发病率逐年上涨。但国内因缺乏有关NEN的大型数据库,大多为单中心的临床数据,所以目前国内关于p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影响pNEN预后的因素包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
抗倒酯是一类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过植物绿色部分的吸收,作用于植物生长部位上,抑制细胞生长,减少节间的伸长,控制作物旺长,使植株矮化达到抗倒伏的效果。常施用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以及油菜、甘蔗等经济作物中。然而随着抗倒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会增加非靶标生物的环境风险。因此,对抗倒酯微乳剂对环境生物毒性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用抗倒酯微乳剂化学农药对斑马鱼、大型溞、羊角月芽藻、鹌鹑、家蚕
目前国内电站锅炉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材牌号主要有TP304H、TP347H、TP310HNbN、Super304等。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氧化温度达到700℃以上,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组织稳定性、抗高温腐蚀性和高的热强性在锅炉管蒸汽出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氧化物的存在可能引起锅炉管金属的长期过热,导致氧化加剧等一系列不利后果,使锅炉受热面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的失效提前。为减少电站锅炉因锅炉管
随着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建筑类文本的翻译正演变成为翻译事业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建筑类文本翻译质量的提高,对于促进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丰富世界建筑文明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筑类文本是应用类文本的代表之一,关于该类文本的翻译方法虽在翻译界已有初探,但尚不能够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需要广大译者不断挖掘,总结。建筑类文本中说明性文字居多、客观性强、句式丰富多变,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被动句等语法现象频
目的:通过对利咽清解汤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肺胃积热证)的临床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本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共收集符合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肺胃积热证的患儿共70例,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儿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70例受试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