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肥是提高矿区复垦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矿区复垦土壤质量的提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稳定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根际是土壤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通道,决定着养分向植物根系的运输、植物吸收、运转以及降解代谢。目前针对施肥对煤矸石填埋复垦区不同时期轮作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开展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主要以煤矸石填埋复垦区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时期大豆/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矿区不同时期大豆和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掲示轮作体系下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有机无机配施对于增加该复垦区大豆和玉米的株高、地上生物量的效果优于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相较于有机肥、无机肥大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产2433 kg/hm~2和489 kg/hm~2;无机肥相较有机肥可显著增产玉米5558kg/hm~2,但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差异不大。(2)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复垦土壤根际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玉米季相较于大豆季复垦土壤中碱解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在大豆季,各施肥处理下根际养分富集率均为正值,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根际有机质富集率最高,相较于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增加7.14%~20.14%、1.09~15.41%;有机无机配施对于提高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根际效应R/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52~121.94、3.04~18.51和11.00~21.30。在玉米季,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根际养分富集率在不同时期均为正;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他酶活性根际效应均与土壤有机质富集率显著相关;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根际效应R/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5.47~20.17、3.05~27.47和2.75~90.00。(3)初步明确了不同处理下复垦土壤中稳定的优势细菌门和属及有明显差异的细菌门和属。各施肥处理下,玉米和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结构均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但细菌群落结构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保持了相对稳定性,成为相对丰度大于20%的优势细菌门,类诺卡氏属成为相对稳定的优势细菌属。大豆季不同施肥处理下有明显差异的细菌有10门23属,而玉米季有10门34属。(4)筛查出不同作物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及其驱动因素。在大豆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主要为糖类、酸类和氨基酸类,驱动其变化的土壤养分因子在大豆生长较快的阶段主要为土壤全氮和速效养分,而在成熟阶段主要为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在玉米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主要为糖类和氨基酸类,驱动其变化的关键养分因子在玉米生长较快的阶段主要为有机质和有效磷,在成熟期主要为土壤有机质。(5)研究了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作物生育期,影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养分因子。大豆种植季,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主导养分因子各不相同;玉米种植季,各生育期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有主导养分为有效磷,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共有主导养分为有机质。(6)通过评价复垦土壤肥力因子,确定了有机无机配施为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的适宜施肥措施。
其他文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农业、电力、环境、应急等诸多场景,亟需融合技术对跨网、多源接收机等设备进行统一监管。以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例,在深入分析多源北斗位置服务系统现状与服务机制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WebGIS的多源跨网协同监控平台。该平台可实现地面基准站和各类解算平台的数据流状态动态可视化监管、差分数据的实时解析,并可通过格网划分策略快速定位监控系统健康状态,有效解决
目的 构建可视化预测肺腺癌(LUAD)脑转移风险概率的列线图模型,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研究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58 928例LUAD患者,并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最有意义的预测变量,构建预测LUAD脑转移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Boostrap绘
天生河泵站基坑受既有天生河水闸及用地条件的限制,左岸临水闸侧采用双排桩支护结构,右岸侧采用放坡开挖。施工过程中因双排桩内侧坑内加固区含有埋石及砼块,影响了加固区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因此新增第三排护壁桩,与既有双排桩结合在一起,形成三排支护桩结构体系,分级支挡来确保基坑安全。根据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施监测情况,本基坑支护方案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或者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针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充分保障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取得应有的矿产资源探寻和利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地质测量工作,通过地质测量的有序推进,针对地下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勘察和检测,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开采和推进,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因此,要高度重视
为探讨‘福建百香果3号’百香果采用不同栽培模式后果实品质、病虫为害情况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差异,于2019-2020年开展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网室栽培的百香果果实表面细致光亮、风味和香气较淡,大果率、中果率分别增加12.2%、8.3%,病虫果率低,每667 m~2产量1 245.1 kg、年收益达9 420.3元、比露地栽培增收3 286.6元,生产上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矿山地质测绘是矿山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成为矿山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并且也发挥出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现代化矿山建设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卫星定位技术的精度优化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将GPS-RTK测绘技术作为精度优化的关键技术,对其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坐标转换是实现不同基准下成果数据复用的重要途径。为了将大区域的历史数据更新到新的坐标基准下,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已有成果,大区域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区域坐标转换方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分区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顾及坐标点几何分布的大区域坐标转换分区方法,编程实现了坐标转换程序。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完成坐标转换,为大区域坐标转换提供了一种解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对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BE神经核团及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30例ABE足月新生儿作为病变组,对照组选取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行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双侧额叶运动皮层、额叶深部白质、侧脑室体上方白质、丘脑腹侧核、苍白球、内囊后肢、胼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地面区域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FY-2G云顶亮温、喀什CR/CC雷达产品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南疆西部2020年4月17—24日和2021年6月15—17日(分别简称“过程1”、“过程2”)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环流背景和短时强降水环境条件、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500 h Pa“东西夹攻”的有利环流背景下,100 hPa南亚高压分别呈东部型和双体型,低空急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