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滚球隔震支座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球基础隔震是基础隔震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限位复位功能和显著的隔震效果等特点,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遭地震破坏,保护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其动力特性曾进行过简单的理论研究,但并没有深入分析。由于其复杂性,滚球隔震仍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至今我国还没有正式的技术规程来指导这类隔震结构的设计。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研究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工程实际价值。本文在分析研究已有滚球基础隔震装置的基础上,结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及蝶形弹簧,设计出一种新型滚球隔震装置,并通过理论、仿真分析来论证这种装置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介绍了已有的两种滚球隔震装置:滚球加弹簧复位隔震装置和滚球带凹形复位板隔震装置,并对后者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其运动微分方程;2.结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设计出一种新型滚球隔震装置,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新的运动微分方程;3.利用MATLAB编程对滚球带凹形复位板与SMA-滚球带凹形复位板隔震结构及基础固定结构在简谐波和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新型隔震装置进行了优化;4.利用MATLAB建立层间剪切模型,对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震与未隔震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其反应;5.在新型滚球隔震支座的基础上,加入碟形弹簧,进行竖向隔震的分析。
其他文献
大量震害和试验现象表明,钢筋混凝土柱纵筋在疲劳破坏前往往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屈曲,这就要求柱纵筋应同时具有良好的屈曲受力性能和疲劳受力性能。目前,国内外对柱纵筋屈曲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高压电网、风力发电、地下空间、近海工程等领域的开发和建设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逐日增加的环境压力,我国的
西部山地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在进行建设规划与选址前,需要对规划区域的地质灾害发育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避免直接在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的区域开展建设活
结构抗火研究的实质是描述火灾下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性能。钢柱是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火灾下钢柱的破坏将导致结构的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常温下,蠕变对钢构
钢结构轻质高强和支撑框架水平刚度较大的特性,使得支撑钢框架在抗震设防区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普通支撑在大震作用下存在受压屈曲的问题,实践证明大震时支撑的反复压曲会
填充墙-框架结构因而其布置形式灵活,易于形成大空间,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由于填充墙与框架主体之间存在耦合作用,两者之间紧密联结、相互作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仅仅是
弦支穹顶是一种新型复合空间结构体系。它应用了张拉整体的思想,将单层网壳和预应力拉索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弦支穹顶的受力性能比单层网壳有很大的改善,结构的整体刚度比单层
地震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几乎是灾难性的重大打击,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倒塌不仅直接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对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带来困难。桥梁倒塌仿真分析实现
粘土垫层是堆填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渗透率很低,可起到隔离污染物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从而避免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应对污染物在堆填场垫层中的输运机理及过程进行研究,从而为设计和建造堆填场提供重要依据。由于防渗粘土垫层材料本身的多尺度结构特性以及所处的多场(温度场、浓度场、渗流场以及变形场等)耦合的现场环境,污染物在垫层中的输运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外场作用不仅可以诱发污染物输运的物理、化
刚构体系斜拉桥是斜拉桥中最常见的桥型,在中国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斜拉索的使用年限通常在8到15年,对于斜拉桥,换索在其使用周期中大概要进行10次左右,因此斜拉桥换索过程中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