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珊瑚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海洋资源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超过1000年的使用历史。红珊瑚的美丽性主要体现在其多变的颜色上。红珊瑚可以展现出白色、黄色、橘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等颜色,深受世界人民、尤其是东亚地区人民的喜爱。红珊瑚科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物种繁多,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对红珊瑚科生物的明确分类有重要意义。本文测量了红珊瑚的折射率、断口、硬度、密度等宝石学性质,研究了红珊瑚在佩戴、摆放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使用爱色丽X-Rite SP62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对149颗素面红珊瑚标本在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中的颜色,确定了各颜色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通过测量不同颜色的红珊瑚标本的拉曼光谱,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导致红珊瑚出现红色的色素中的官能团,并将官能团的含量与颜色参数相对应,确定了色素的含量越高,红珊瑚的颜色明度值L*越低、色调角h0越小,表现为红珊瑚的颜色越深、越红。在对比分析了红珊瑚在D65、A、CWF三种标准光源下颜色的变化后确定了D65光源是最适合用作红珊瑚的展示和颜色评价的光源。对红珊瑚在D65光源下的颜色进行聚类分析,将红色-深红色系列的红珊瑚分为暗红色(L*∈[29.55,36.51],a*∈[21.13,28.49],b*∈[8.64,12.63])、深红色(L*∈[33.11,39.19],a*∈[27.33,32.22],b*∈[11.96,16.15])、浓红色(L*∈[35.22,44.50],a*∈[33.85,39.38],b*∈[17.86,22.39])、红色(L*∈[35.22,44.50],a*∈[33.85,39.38],b*∈[17.86,22.39])、橙红色(L*∈[40.60,44.01],a*∈[39.22,46.44],b*∈[21.34,25.07])5类。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红珊瑚原枝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得出红珊瑚科生物中轴骨的生长过程,并发现部分红珊瑚的外骨骼中的方解石存在重结晶现象。使用能谱仪对红珊瑚的红色区域和白色区域进行元素含量测试,得出红珊瑚的白色区域中的有机物含量低于白色区域,白色区域的含钙量高于红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