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配伍川贝母的毒性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4917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川乌单行及川乌与川贝母配伍水浸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确定二者配伍对川乌毒性的影响,探讨中药十八反中“乌头反贝母”药对配伍与毒性的关系,为该药对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药液制备   取粉碎成米粒大小的川乌50g,精密称定,加150mlPH为5的HCl溶液,超声混合10min,浸泡12h,过滤,药渣再加150mlHCl溶液,浸泡6h,过滤,绞渣取汁,合并两次滤液,将药液4000转/分离心,取澄清液,冷冻浓缩,加适量NaHCO3溶液调pH=7.5,加蒸馏水至50ml(1g/m1)溶液备用。另取川乌与川贝母各50g,按上述方法制备川乌配伍川贝母水浸剂。   2、急性毒性试验   以“低比稀释法”按1:0.7比例配制一系列药液。昆明种小鼠140只,随机分为川乌单行组(RA)和川乌配伍川贝母组(RA&BFC),每组7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以川乌剂量计算)28g/kg、19.6g/kg、13.7g/kg、9.6g/kg、6.7g/kg、4.7g/kg组及空白对照组,ig给药,给药容积40ml/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蒸馏水。给药后观察14d。记录小鼠中毒潜伏期、症状及死亡时间、恢复期及死亡数量。用综合计算法公式计算两种水浸剂的LD50。   3、长期毒性试验   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RA组(0.3g/kg),乌贝配伍1g/kg(RA&BFC1)、0.3g/kg(RA&BFC2)、0.1g/kg(RA&BFC3)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容积5ml/kg体重,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8d。各组大鼠自由饮食,每周称体重1次。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体征、行为活动。末次给药后24h,各试验组取2/3大鼠,以0.04%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常规及心(CK、LDH)、肝(AST、ALT)、肾(BUN、Cr)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取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肾上腺、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等器官,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后,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各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测。剩余1/3大鼠停药15d后,同样处理。   结果:   1、小鼠ig给药急性毒性   中毒表现为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及躯体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首先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后肢无力,行走困难等,动物临死前多出现数次跳跃,烦躁不安,继之肢体抽搐、震颤、瞳孔散大、遗尿,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RA组动物中毒反应的潜伏期为2.6-9.3min;死亡时间为7.7-20.0min。RA&BFC组动物中毒反应的潜伏期为2.2-5.2,死亡时间为8.67-13.7min。在同等给药剂量情况下,RA&BFC组较RA组中毒潜伏期缩短、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增高。   川乌单行LD50为9.26g/kg,95%可信限为7.70g/kg-11.15g/kg。川乌配伍川贝母LD50为7.75g/kg,95%可信限为6.15g/kg-9.35g/kg。川乌配伍川贝母水浸剂LD50较川乌单行LD50降低16.3%。   2、大鼠ig给药长期毒性   2.1一般体征、症状及体重增长率   实验期间,各组动物无死亡,一般状况良好。RA&BFC1组、RA&BFC2组、RA组部分动物,给药后5-10min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咳嗽等中毒症状。毒性反应程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毒性反应在给药后1-5h内逐渐消失。低剂量组、对照组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给药组动物体重增长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2脏器指数   RA组及RA&BFC各剂量组雌性大鼠肾脏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脾脏系数低于对照组(P<0.01)。RA&BFC1组雌雄性大鼠肝脏系数高于其余4个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RA&BFC1组雄性大鼠脾脏系数低于其余4个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肾上腺系数高于其余4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5d,RA&BFC1组雌雄性大鼠肝脏系数高于其余4个组,雌性大鼠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雄性大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血液常规   RA&BFC1组的白细胞(WBC)数、淋巴细胞(L)数高于其余4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5d,川乌组及乌贝配伍各剂量组大鼠血液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血液生化学指标   RA组雌雄性大鼠血清AST、ALT、BUN和雌性大鼠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01)。   RA&BFC1组雌性大鼠血清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RA&BFC2组血清AST、ALT、BUN、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RA&BFC3组AST、BUN、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01)。RA&BFC各剂量组雄性大鼠血清AST、ALT、BU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01)。   RA&BFC1组雌性大鼠AST、ALT、Cr、CK水平和雄性大鼠ALT、BUN水平高于川乌组(P<0.05-0.01)。RA&BFC3组雌性大鼠AST、ALT、LDH和雄性大鼠ALT、BUN低于川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乌RA&BFC2组雌雄大鼠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R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停药15d,RA&BFC1组大鼠血清AST、ALT、CK水平和雄性大鼠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病理组织学   肉眼观察,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大多数表现为体积增大,少数有肝脏颜色变浅、变黄。未见其它异常。RA&BFC1组大鼠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出现细胞坏死、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RA组及RA&BFC2组、RA&BFC3组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损伤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停药15d给药组大鼠各脏器组织无明显损伤。   结论:   1、川乌配伍川贝母急性毒性强于川乌单行。   2、川乌单行、川乌配伍川贝母水浸剂长期给药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及组织学均有一定毒性,对大鼠体重增长率,对血常规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   3、川乌配伍川贝母水浸剂对雌性大鼠长期毒性强于雄性大鼠。   4、川乌配伍川贝母后对川乌长期毒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学前双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和国内交流、合作的加强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和深入,我国幼儿园中普遍着“双语教
房地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从近几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得出的结论颇具争议性,认为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微弱、显著为正和显著为负的研究都有.本文旨探讨其
我区自1974年晚稻开始杂交水稻区试,十一年来,先后鉴定出一批优良的杂交组合,供大田试种、推广。区试还为我区推广杂交水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Since the start of hyb
在如今竞争越来越大的饮料市场,国内饮料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正不断完善自己的渠道.窜货问题对国内饮料市场渠道完善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文章旨在从不同角度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
目的研究p62基因在黑素瘤A375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用干扰p6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及正常A375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已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
黄荆是马鞭草科牡荆属(Vitex L.)植物,主产于长江以南。其果实、根、茎及叶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抑制淋巴细胞及激素调节、抗氧化、蜕皮、驱虫等功效。前期试验对该属植物中的黄荆子抗肿瘤有效部位进行了筛选,得到黄荆子抗肿瘤有效部位,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得到VBE-1、VBE-2等多个芳基二氢萘类木脂素类化合物,体内外试验表明该木脂素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人卵巢癌、人
三氮唑核苷对多种RNA和DNA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广谱抗病毒药物[1,2].5-氨基-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硫酸盐是合成三氮唑核苷的重要中间体,它经脱氮后和1,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如何让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本文针对自主学习做出几点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