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肠杆菌素DNA酶及其抑制物的蛋白质支架系统的构建及表征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蛋白质支架系统是实现多酶共域化的前沿技术。它能够利用蛋白质反应对组装出高效稳定的多酶分子机器,获得优于游离酶体系的性能。为实现酶分子的有序自组装,目前常见的人工蛋白质支架系统多利用来源于天然纤维小体中具有物种特异性和超高亲和力(Kd=10-9~10-12)特点的Cohesin-Dockerin构建而成。然而,Cohesin-Dockerin蛋白质反应对种类有限且难以与嗜热酶体系兼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系统的应用。因此,需要挖掘新的正交蛋白质反应对,构建应用范围更广的人工蛋白质支架系统。Escherichia coli来源的大肠杆菌素DNA酶家族(CE2、CE7、CE8和CE9)是一类结构高度相似的非专一性核酸内切酶。它们与各自对应抑制物(Im2、Im7、Im8和Im9)的结合具备高亲和力(Kd=10-14~10-17)和高特异性等特点。CE7 DNA酶结构域失活的截短突变体CL7,令四组CE-Im具有成为新型正交蛋白质反应对的可能。本研究构建了以抑制物Im为支架蛋白骨架的蛋白质支架系统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热稳定人工纤维小体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CE核酸酶失活的截短突变体(CL2、CL7、CL8和CL9)及其对应的抑制物(Im2、Im7、Im8和Im9),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2)验证了四组同源配对CL-Im蛋白质良好的特异性和高温耐受性。(3)构建了以Im蛋白质为骨架的支架蛋白,并通过荧光蛋白标记成功验证了四价支架蛋白(Scaf-Im2789)的功能完整性。(4)Scaf-Im2789在人工纤维小体中的应用将外切葡聚糖酶CL2-Cel48Sm3、内切葡聚糖酶Cel8A4m-CL7与GH5D-CL8、β-葡萄糖苷酶Co GH1A-CL9与Scaf-Im2789成功组装成人工纤维小体。相较于游离酶体系,该人工纤维小体以磷酸膨胀纤维素(PASC)为底物,在70℃反应3 h后,还原糖产量提高60%左右;以微晶纤维素(Avicel)为底物,在75℃反应3 h后,还原糖产量提高80%左右。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CL-Im蛋白质支架系统具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和高热稳定性的特点,与CL-tagged嗜热纤维素酶联用,通过自组装获得了人工纤维小体。与游离酶体系相比,在高温条件下水解纤维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为人工多酶分子机器的构建提供了新工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甲硫氨酸的活性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体内,在生物体所有细胞的代谢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SAM能预防肝脏损伤、心脏疾病、缺氧症等疾病的发生;SAM可用于治疗恶性营养不良、关节炎、帕金森病及抑郁症等疾病;此外,SAM还能用于美容产品。随着SAM新功能的不断发现,其需求量日益增加。SAM可由三磷酸腺苷(ATP)和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温度不仅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宿主与共生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内生菌Wolbachia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近年来关于Wolbachia对宿主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虽然也有研究报道了温度影响Wolbachia在宿主体内的分布,但高温和Wolbachia对宿主的互作影响却研究甚少。为了探索高温胁迫与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Fg)引起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heat,FHB)具有严重危害,它不仅导致大面积减产,而且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烯醇毒素(Deoxynivalanol,DON)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当DON摄入量超过1000μg/kg,就会使人体和动物中毒,并出现呕吐的症状。目前,由于田间管理手段单一,抗性品种的培育需要的周期很长,化学药
学位
当前出现的冯·诺依曼瓶颈(CPU与内存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数据驱动应用的高效信息处理。人类的生物学大脑是一个具有强大认知能力且计算-存储并行的多功能、高效节能系统,能够构建完美的人脑计算机是大多数领域的目标。神经元和突触的存在对大脑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对于人工突触器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信号输出可以由所施加的激励强度或激励历史来操纵。铁电隧道结作为人工突触器件可以通过有效控制其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