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及调节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是制定高的个人标准、有较高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恐惧失败、注重外表、追求条理与整洁。每个人,尤其是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也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完美。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很容易带来适应性障碍。   近年来,心理幸福感这一课题得到了广泛研究,人们非常关注其各维度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同时很多研究把心理幸福感与个体的生活体验联合起来进行考察,强调对社会比较、评估、应对策略等心理历程的干预。   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影响心理幸福感的一个主观因素,完美主义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的高低。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自尊、压力感、目标追求、自我效能、应对效能等主观因素有关,同时这些因素又与心理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本研究假设这些变量可能是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另外,性别、学生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的客观因素,这两个变量也可能是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调节变量。通过这一研究,理论上,不但可以弥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也可以丰富现有的理论:实践上,无论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完美主义倾向,还是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幸福感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方程模型是心理、行为、教育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它采用多个观测变量去反映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隐变量,同时可估计潜变量间的潜在结构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研究有针对性地考察性别、学生生源地、自我效能感、压力感和应对效能五个因素对完美主义和心理幸福感之r日J关系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于2011年5月-7月以班级为单位从中国医科大学学生中进行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6份,问卷有效率为93.67%。男生530名,女生1156名,男女比例1:2.20,共涉及11个专业。   二、调查方法   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建立统一调查程序,针对预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现场调查的注意事项。以班级为单位对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施测,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根据自己近来的实际情况对调查表独立作答,不得与他人交谈或沟通,也不要作反复的推敲与周密的思考。   三、调查内容   采用自填问卷形式,主要测量内容包括:   (一)自编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生活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二)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中文FMPS共有27个条目,包括5个维度:担心出错、对行动的疑虑、组织性、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   (三)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用Schwarzer编制的GSES中文修订版,共10个条目。该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为单维量表,只统计总量表分。   (四)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问卷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模块,可以测量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包括健康关注、生命活力、自我价值、人格成长、友好关系、利他行为6个维度。   (五)中文版压力感量表(CPSS)。该量表由14个反映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的条目组成。   四、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piData3.1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双次录入、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采用AMOS7.0软件完成。   结果:   1、医学生完美主义心理总体情况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医学生大体上可以聚类为3种类型:健康型、功能障碍型和非完美主义者,分别占30.01%、21.12%、48.87%。不同性别医学生完美主义除条理性维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完美主义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医学生只有父母压力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p<0.05),且城镇得分高于农村。   2、医学生心理幸福感状况   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除生命活力维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人格成长维度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2.162,p=0.031),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医学生自我价值维度得分城镇高于农村(t=2.272,p=0.023),人格成长维度得分城镇高于农村(t=2.801,p=0.005),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他维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性别的调节作用   引入交互变量性别×完美主义后,R2增加且交互作用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4、学生生源地的调节作用   引入交互变量学生生源地×完美主义后,R2增加但交互作用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生源地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不起凋节作用。   5、自我效能的中介、调节作用   引入自我效能项后,完美主义决定系数R2增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下降,自我效能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起中介作用。引入交互变量自我效能×顺应良好完美主义后,R2增加且交互作用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对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6、压力感的中介、调节作用   引入压力感后,完美主义决定系数R2增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下降,压力感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起中介作用。引入交互变量压力感×顺应不良完美主义后,增加且交互作用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感对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7、应对效能的中介、调节作用   引入应对效能项后,完美主义决定系数R2增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下降,应对效能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起中介作用。引入交互变量应对效能×顺应良好完美主义后,R2增加且交互作用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效能对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结论:   1、性别是医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调节变量,学生生源地对医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2、自我效能感、应对效能是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部分中介变量,是顺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部分中介变量,对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3、压力感是顺应良好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部分中介变量,是顺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完全中介变量。压力感对顺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得以实施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民办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推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可传统的讲读课,教师都热衷于不断地分析,讲解.新课改后
前言:   随着臭氧层破环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提出,围绕臭氧空洞引发的一系列环境事件而展开的讨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平流层臭氧量的减少已经导致地球表面紫外(ultraviolet
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转化后进生的举措已经得到多数师生的重视.小学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通过运用帮扶与教育的方式来指导后进生完成自身的成功转化过程,那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对通晓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得到重视.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领域由来已久,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及情境
红外与可见光传感器是目标跟踪识别系统中常用的两种传感器,对这两种传感器图像进行融合能有效提高系统跟踪检测的准确性。将动态轮廓线模型与图像融合结合,在特征搜索过程中
目的:探讨邯郸市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宜可行的疫情预测方法预测发病趋势,为预防控制疾病发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1972~2010年邯郸市主要
传统的小学数学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之中掌握知识技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效果甚微,没有注重效率,也没有从学生的自主性出发,致使学生失去学习
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必备的教育课程,也是初中生必备的知识体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提高自身的情操,而初中阶段音乐课程的开展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用不同的
导入:展示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让同学们看排名第一的“红色资本家”荣智健.然后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