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勤出行是决定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价值是交通方式分担率分析与预测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由此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愈发明显,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及出行时间可靠性严重影响了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影响着公共交通对出行者的吸引力,进而决定公交优先政策的实施效果。国内城市的政府都会给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一定的补贴,以此来降低公共交通的票价,使其在出行费用方面要优于小汽车出行。对于出行者来讲,公交出行的时间成本及时间可靠性成本对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探讨其对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通勤时间价值模型,分别研究小汽车、公共交通的通勤时间价值和时间可靠性价值。对制定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票价和实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提供参考。首先对出行时间价值的经济学概念进行了研究。接着分析通勤时间价值的特点,影响通勤时间价值的因素和已有的通勤时间价值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通勤出行时间价值计算模型进行初步的构建。然后设计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确定通勤者的出行特征,再通过正交设计法设计SP调查问卷,采集出行者的出行偏好数据,同时分析通勤者上下班不同出行目的的选择偏好特征差异,通过采集的数据建立时间价值和时间波动性价值计算Logit模型。最后,在通勤出行分析中,将时间波动性用早到时间、早到概率、迟到时间、迟到概率四个因素直观展现出来,通勤出行分析中,分别运用均值-方差模型和行程规划模型评估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收入变量,基于上下班不同的出行目的分析出行时间波动性的差异,建立基于收入的时间价值修正模型,对模型进行标定求解,然后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标定结果,比较通勤者早晚高峰不同出行目的的时间价值。再根据研究结果对制定公共交通票价和实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