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抗震设防问题成为专家和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热点。通过资料调查显示,早期的建筑物由于当时设计的标准低,不能满足现在抗震设防能力,导致震害损失严重。基于以上原因,随后国家颁布了新的抗震设计规范,早期的建筑物无法满足现今规范关于抗震设防的要求,需要对早期的建筑物按照新规范进行抗震能力评估,不能满足要求的,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加固技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而钢板加固具有硬化时间短、所占空间小、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粘贴牢固、受力均衡以及加固效果明显等的优势,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一栋2005年设计的二层幼儿园框架结构进行粘钢加固设计,再现了加固设计的基本假定、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加固方案的选择以及加固构造方法等。结合加固工程实例,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建立了粘贴钢板加固前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型,对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将模型导入Perform-3D中,在Perform-3D中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最后选择了层间位移和楼层位移两个参数对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进行了对比,得出动力弹塑性分析的结果较静力弹塑性分析的结果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