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含水合物地层胶结较弱,水合物开采容易引起地层出砂。根据泥砂在地层中运移产出的规律,可以将水合物储层的出砂过程分为砂粒在地层骨架上的剥落及其在水合物已分解区域的运移两个子过程,其中后者主要受水合物分解区内流体运移过程的影响。研究水合物分解区泥砂在流体携带作用下的运移产出规律,是合理规划设计防砂完井措施和生产参数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建模结合物模实验的手段,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区松散沉积物中的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水合物地层胶结较弱,水合物开采容易引起地层出砂。根据泥砂在地层中运移产出的规律,可以将水合物储层的出砂过程分为砂粒在地层骨架上的剥落及其在水合物已分解区域的运移两个子过程,其中后者主要受水合物分解区内流体运移过程的影响。研究水合物分解区泥砂在流体携带作用下的运移产出规律,是合理规划设计防砂完井措施和生产参数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建模结合物模实验的手段,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区松散沉积物中的泥砂产出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开展了松散沉积物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地层砂粒启动运移临界流速规律与无挡砂条件下地层砂粒产出规律,以及进行了地层砂粒内部运移规律探究实验。基于水合物松散沉积物球形颗粒堆积假设,分析了水合物分解前缘和分解区内部地层砂微粒的受力情况。基于力矩平衡条件建立了松散沉积物中地层砂颗粒启动运移临界流速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探讨影响松散沉积物启动运移临界流速的因素。根据砂粒启动运移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地层砂单元体砂粒产出量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松散沉积物中的砂粒存在启动运移的临界流速,储层临界启动运移流速随着粒径、储层的孔隙度、储层的胶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单元体出砂量随着过流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单元体的孔隙度、组成单元体的砂粒粒径和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过流单元体流量与单元体累计出砂量相关性系数达0.85,是影响出砂量的主要因素;(3)储层砂粒产出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的运移,包括在砂体内部小尺寸砂粒的运移和砂体的整体运移。实验中,驱替流量从10 ml/min增加至20 ml/min时,累计出砂量增加了超过2倍,液流流速是影响出砂量的关键因素;(4)砂粒在储层内部的运移会使储层的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在储层内部形成了桥堵结构阻碍砂粒的进一步运移;流量越大,驱替时砂粒的运移强度越大,桥堵形成的位置越靠近液流流入口;(5)天然气水合物多阶梯降压开采过程中,当流量从较小流量增加到较大流量时会冲破原有的桥架结构形成新的桥架结构,本实验条件下较小的流量梯度跨度20 ml/min能够有效减缓砂粒运移程度。本文的研究将对将来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出砂预测、防砂工艺设计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裂缝性油气藏的储量巨大。正确认识裂缝性油气藏的流动规律有助于指导油气田开采工艺的部署以及整体采收率的提升。目前对于一般的裂缝性油气藏来说,双孔介质模型理论已比较成熟,常规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也有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地应力及地质作用,地下岩石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微裂隙和小裂缝。这种高度发育的微裂缝系统无疑会对石油以及其他地下流体的流动产生重要的影响。遗憾地是,由于这种天然裂缝的随机性和
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已经成为致密油藏开发的重要手段,压裂过程具有改造规模大、返排率低的特点,合理利破胶液的渗吸作用增加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胍胶压裂液渗吸的研究多为常压条件,与生产实际中的高压环境相差较大。因此,对于压裂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辅助胍胶压裂液带压渗吸采油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HL致密油藏天然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带压渗吸实验,对比评价了新型低伤害无返排胍胶压裂液与常规胍胶压裂
我国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岩石物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孔喉细小,导致开采中存在注水压力高、含水上升快及原油采收率低的问题。针对传统作业中的不足,本文系统研究了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纳米乳液体系的构筑方法和驱油机理,以降低注水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首先本文将传统微乳液制备方法改进并命名为HLB-PTS方法,以此确定微乳液基本配方,制备均相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电导率、微观结构、粒径及稳定性等特性表征分析,并探究其形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的开发与运行过程原理复杂,其中涉及到裂缝岩体内温度场、水动力场和应力场的多物理场、多尺度综合效应。工作流体传质传热作为增强型地热系统开采地热能源的核心环节,主要发生在干热岩裂缝和裂缝网络,包括天然节理、人工裂缝和地质断裂。因此,基于热储内热流固(thermo-hydromechanical,THM)多场耦合作用,考虑岩体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非常规油气田中各种技术的成熟,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各国油气战略部署及开发的重中之重,在以后能源领域的地位也将慢慢接近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而致密油气便是非常规油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级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压力衰竭式开发也是目前开发致密油藏的常用方法,但目前对于致密油藏合理工作制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压力系统来达到最优的开发效果依旧是致密油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田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增产技术。压裂液返排作为水力压裂施工中的重要工序也影响着整体压裂施工效果。若压裂液返排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大量支撑剂回流,影响压裂效果且造成设备损坏。若压裂液返排速度过慢则将导致压裂液在地层中长期滞留损伤储层,且可能会导致裂缝闭合用时过长,闭合时支撑剂大部分沉底,造成支撑剂铺置情况不理想。但在实际生产中,压裂液返排的工作制度往往由施工人员经验决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干热岩资源是一种绿色低碳、清洁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干热岩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干热岩水力压裂过程热应力作用明显,目前热应力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较少。此外,在干热岩产能评价方面,评价指标单一,多个指标评价缺乏定量化描述,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干热岩的热流固耦合损伤数学模型,应用COMSOL结合MATLAB二次开发对裂缝扩展进行模拟;基于离散裂
在深水油气资源开采与传输中,水合物的生成会引起管道堵塞,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水合物生成后颗粒间的聚集和壁面水合物生长是引起管道堵塞的两种基本模式。目前,从水合物的微观受力特性出发系统探索管道内水合物堵塞机理的研究十分有限,尤其针对输气管道的研究,更是鲜有相关的报道。本文从水合物聚集和壁面沉积过程中涉及的关键作用力为出发点,通过系统的实验探索,借助作用力模型分析,从本质上阐明水合物聚集和壁面沉积的控
降压法是目前天然气水合物藏开发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降压到四相点以下有冰生成及二次水合物生成时的研究较少,而且目前的水合物藏开发数值模拟软件不能较好地模拟二次水合物和冰对有效孔隙度、有效渗透率等物性参数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合物藏开发数值模拟软件,并分析冰及二次水合物对降压开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现有水合物藏数值模拟软件HydrateResSim的基础上,考虑了冰、二次水合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陆上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是当前我国陆上油田的一种重要开发方式,当储层天然能量逐渐衰竭时,注水开发的开发方式常常被用作在二次采油中,是油气田开发中稳油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在全球已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随着国内常规油藏普遍进入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等中后期开发阶段,合理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已经成为国内各大油田的重点任务。国内P油田S区域属于典型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