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的叙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u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在持续分化发展的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整体而言,以《生死疲劳》为代表的莫言小说的创作特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因而,运用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各有侧重地对莫言小说进行分析解读,对研究当下文学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生死疲劳》这一小说个案来讲,又因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创作个性而使小说凸显了内涵的丰富性和惊人的可阐释性。本文绪论部分对《生死疲劳》叙事策略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对象、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概述,以期读者对本文有初步了解。第一章以《生死疲劳》的叙事结构入手,选取了内外嵌套、双线交叉、科诨交融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力图展示《生死疲劳》精巧的叙事结构,为后文对小说分析评论提供基础性的参考。第二章以《生死疲劳》的叙述立场作为切入点,分析小说叙述立场的主观意识投射以及多声部话语带来的叙述效果,为后文的多角度分析做好铺垫。叙述立场的主观意识渗透主要体现在个人体验化和社会整体性两个方面,而这两者则充分体现了作家作为个人在社会发展这个整体中的作用。任何优秀的写作必然是浸润着个人生活体验的养分,同时又能反映社会的发展轨迹。此外,多声部的话语结构也使得小说的叙述更为波澜起伏,大头儿、蓝解放以及人物莫言三个叙述立场各司其职,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热闹剧场。第三章以故事的主要骨架——情节为分析对象。情节是构成一部叙事作品的骨架,情节的不同安排直接影响到小说最终的阅读效果。时空因果之间的相互交织成为《生死疲劳》情节的主要特点。本章以时空、因果、动静三个角度切入小说的情节设置的独特之处。第四章着重分析《生死疲劳》所体现的对中西小说创作、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在对中国小说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方面。首先选取了因果轮回的思想模式,并借助《聊斋志异》中的相关篇目进行了比较阅读。其次结合中国的历史特质分析小说中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最后在形式上分析章回格式使用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对西方现代小说创作风格和技法的借鉴方面,探讨家族史小说的循环思维的历史根源及意义,形式上则选取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元小说理论与意识流手法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寻找《生死疲劳》在继承创新中国传统小说创作特质的基础上,如何与世界文学创作潮流紧密相连的。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医特色课程《针灸学》的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记忆、理解困难的问题,我们就该课程实验教学中耳针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作了探索性的初步改革,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1种方便食用、味道正宗的怪味酱。结果表明,在30 g芝麻酱、1.5 g味精、5 g酱油、1.5 g精盐和1 g鸡精的基
客户是银行发展的驱动力,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愿意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提高自己竞争力水平,其中营销策略的创新是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就目前的银行网点服务来说
自电影诞生以来,纪实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纪实美学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期的大陆第五代导演从纪实美学风格走向了以造型为主的影像美学风格,直到大陆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享有"幼儿教育之父"的美誉。他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论述及实践,对今天我们的广大父母也有着积极的启发,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理论上阐述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及其优势,如何实现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在进行体育多媒体教学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发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大土木"教育背景下,基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群教学改革必须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完善课程群系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文中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研究萃取当归挥发油。实验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分离釜Ⅰ解析温度5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民办高职的转型升格,凸显应用型特色已成为时代的课题。民办高职欲做好这道课题,需要进行发展策略研究,才能让民办高职院校在新的外部生存环
季羡林作为第五代留学生,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发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留学是季羡林的学术发轫期,这一段留学经历作为客观因素与其主体相融,使其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