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信息化问题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实践行动和学术研究三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农村信息化正面临一个质的飞跃,农民的信息行为会随着信息化进程出现诸多变化。由于农村处于市场经济最薄弱而又受传统社会结构影响最深的地区,社会因素对于农民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家对农村信息化投入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能否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信息需求?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会合理地利用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信息资源?农民是否对其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的结果满意?今后相关政府部门和信息服务机构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进而促进整个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基于这一系列的疑问,本研究重点从社会资本视角对江苏农民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进行研究。首先,从农民信息行为和日常生活信息行为两个维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启示和不足点。之后,在文献回顾和借鉴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模型基础上,从社会视角出发,提出了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调查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前因变量、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构成、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绩效三个部分。其次,在江苏省范围内按照地域位置和经济水平划分,选取苏南、苏中、苏北的6个市的12个县区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34份,有效问卷率83.5%。按照调查框架设计,问卷自变量分为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资本特征因素;因变量分为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搜寻绩效。第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进行揭示。在农民日常生活信息需求方面: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农民信息意识要高于苏中地区的农民。天气、时事、健康、休闲娱乐等是农民日常生活中需求较高的信息主题。苏北地区的农民对于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频率要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的农民。信息获取方面:农民偏好从对从电视、朋友、手机、家人等处获取信息,而基本不使用收音机、杂志、农家书屋、村委会和益农信息社等信息获取手段。电视、手机、朋友是农民认为最有帮助的信息源。“不知道去哪里搜寻”是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中的最大阻碍因素。第四,采用应用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社会资本对信息获取的影响方面:社会资本对是否选择朋友、家人、报纸、电脑、手机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网络是对信息源选择影响最广的一个维度。在社会资本的维度中,网络和参与对选择信息源个数有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搜寻绩效的影响方面:社会资本对信息搜寻绩效及满意度和成功感有显著影响,在社会资本维度中,网络和共享两个变量对信息搜寻绩效有显著影响。但是,不同维度之间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同的社会资本维度对搜寻绩效维度有不同的影响。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农民信息服务的相应建议。从政府角度,提出要加强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的宣传,完善监督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机制,加强政府的反馈机制;从信息服务机构角度,提出农村信息服务机构要落到实处,提高丰富的信息培训,要以帮助提高农民信息搜寻能力为目的;从农民自身角度,要主动提高自身信息意识,学会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搜寻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