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分如下三个学段进行表述:小学低段(1-2年级),学习朗读、默读、标点符号等基本阅读知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童话和寓言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中段(3-4年级),学会默读,“学习略读”,有感情地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复述大意,并体会思想感情;小学高段(5-6年级),有感情地朗读,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浏览,对不同作品中形象、情感、语言能初步领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三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整体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各自又有侧重点,并在过渡与转化间呈螺旋上升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论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本文所研究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是小学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首先从语文教学的特点来阐述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整本书阅读符合学生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需要。第三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实践层面研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通过对三所小学的师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以发现在实际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整理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重点,主要依据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分别从小学整本书阅读书目的选择、把握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一部分主要以不同学段的相关教学案例为论证材料,对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佐证。整本书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没有完美的模板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本文从不同学段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呈阶梯式螺旋上升,帮助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同时,本论文作为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次摸索研究,尚处于较浅层次的水平,只希望能为众多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