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是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的一种创新模式,从上世纪末起,该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推广应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和制度规范,如英国和日本。我国在推行PPP模式的过程中,几经起伏,至2014年国内重新掀起PPP的热潮,目前仍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我国的PPP模式不同于发达国家应用成熟的PPP模式,涉及的社会资本这一参与方中不但包括民营资本等非公经济,还包括了国有企业,而当前国企在PPP项目中的参与度远高于民营企业,这违背了采用PPP模式的初衷。国企参与虽然是我国情境下的现实要求,具有其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由国企主导会为我国持续推行PPP模式制造难题,如影响PPP模式有效性的实现、削弱民营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热情、引发公众质疑公私合营本质等等。针对目前民营资本参与度低的现状,可以明确如何提升民营资本参与度,使私营资本主导PPP模式,央企、国企等主导传统模式,进而达到二者平衡发展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制约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障碍因素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识别出29个障碍因素,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障碍因素进行降维,将29个障碍因素归为了PPP模式自身特征、民营企业自身特征、政府行为、政企关系、PPP外部环境和PPP相关运作机制六大类,最终形成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障碍因素体系。再者,对障碍因素与民营资本参与的关系以及障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构建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障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际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验证了六类障碍因素对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制约作用和障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结论,从完善参与环境、提升主体能力、规范主体行为等方面提出促进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具体建议。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PPP项目中民营资本参与难题的致因,可以为改善民营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参与现状提供支持,有助于PPP模式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