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冗余度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处于地震频发地带,近几十年来的几次大地震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地震灾害中,由建筑结构破坏及其引发的损失最为突出,故近年来工程界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日益深入。结构布置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平面布置、不同冗余度的结构在地震中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本文对同种结构类型不同冗余度的RC框架结构进行研究,充分考虑跨度或跨数变化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现行规范对七种工况下的框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截面设计及弹性时程分析,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静力分析及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结果,根据各构件塑性铰位置、塑性铰出现顺序以及最大层间位移角判断结构的屈服机理和薄弱部位;对比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研究每种工况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提出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评估各工况结构的抗震性能;定性研究跨数和跨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跨数减小,冗余度减小,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加,弹塑性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储备能力降低,抗震性能变差;跨度减小,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弹塑性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储备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变好。本文对冗余度少、跨度大、地震中表现较差的结构进行巨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在不同程度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找出关键杆件和关键部位,并对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为工程人员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北京地铁车站目前已经逐渐兴起洞桩法施工,这是一个将传统的框架结构施工方法和暗挖法进行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方法。洞桩法在提前施作好的边桩、中柱和拱部初支的保护下,暗挖土
在铁道、公路等土木工程的滑坡治理中,广泛地采用抗滑桩,实践证明这种支挡结构效果良好,但是现有的抗滑桩结构都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的强度。 鉴于上
无背索斜拉桥是一种结构体系新颖的斜拉桥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塔的自重而不是背索索力来平衡主跨梁体的自重。本文对其施工控制和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系统进行了
近年来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种结构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钢和混凝土构件各自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组合结构形式。其中,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节点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中西部一些多山地区的城市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山区地形多变,地质条件复杂,在这种环境条件中进行工程的建设将面临诸多技术难题
学位
长短桩复合地基是我国土木工程界近年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形式。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在减小基础沉降,协调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结构不断的涌现出来,在许多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超限高层结构。随着使用功能的增加,居住的舒适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
桥梁是确保交通线路畅通的咽喉,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是贯通全线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桥梁将达到或接近其设计基准期,或因各种原因发生结构性损伤。因此,桥梁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