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从废线路板中回收铜合金粉末新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线路板是一种量大面广的电子废料,具有高品质的资源特性和环境危害性的双重性质。当前,回收废线路板中金属资源的主流技术是以物理机械法作为预处理,后续采用火法或湿法冶金工艺等回收有价金属,但是存在能耗高、流程长、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本文以废弃线路板金属富集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法回收得到高附加值的铜合金粉末,并进行了材料化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研制出物理法处理废线路板金属富集体颗粒制备铜合金粉末新技术,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预处理除杂、球磨-筛分处理、铜合金颗粒的粉末细化,并应用得到的再生铜合金粉末制备出粉末冶金铜基复合材料。该工艺流程短、避免了火法与湿法冶金过程,环境污染小。(2)选择磁选、破碎和摇床分选作为预处理除杂工艺,去除了金属富集体颗粒中大部分的杂质Fe和非金属。金属Fe去除率为95.93%,非金属去除率为76.11%,金属Cu的品位从51.80 wt.%提升至72.23 wt.%。(3)Cu的延展性好,与Sn、Pb的易磨削、非金属颗粒性脆易碎的研磨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球磨-筛分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非金属,同时,及时将细粉末的Sn、Pb软相物料筛分出来,有利于Cu的富集和颗粒细化。经球磨-筛分处理后,Cu的品位从72.23 wt.%提高至94.72 wt.%,非金属降至0.11 wt.%。(4)研制出铜合金颗粒球磨细化新工艺。废线路板金属富集体颗粒经机械冲击破碎和球磨-筛分处理后,在Cu颗粒内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应力、裂纹、空位、位错等缺陷。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介质球磨片状Cu颗粒,球磨产生的冲击和研磨使片状Cu颗粒发生卷曲、折叠,表面产生裂纹、扩展,且不易焊合,导致颗粒发生断裂,加速片状Cu颗粒细化。以自制介质作为球磨介质,在球料比20:1、转速400 rpm、经球磨10 h后得到了粒径均匀、粒度为5~45μm(平均粒径约为13μm)的再生铜合金粉末;TEM结果表明,该粉末的晶粒多为纳米晶(5~100 nm)。(5)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富铜合金粉末中金属品位99.89 wt.%,其中Cu的品位为94.72 wt.%,Cu的直收率为82.85%;富锡铅合金粉末经去除非金属处理后可以用作粉末冶金原料。富铜合金粉末和富锡铅合金粉末的粒度均为-200目,总金属(Cu、Sn、Pb)的直收率可达到88.20%。本技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有价金属的尾矿,可以送现有的火法或湿法冶炼处理回收。再生铜合金粉末应用于制备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满足相应的性能指标。
其他文献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新能源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Ag3PO4具有量子产量高、催化活性强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它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存在易损失、稳定性不足等因
<正> 一、引言明胶的原料主要是动物的皮和骨。虽然骨明胶和皮明胶的氨基酸组成相当一致但在宏观上表现出的理化性能却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感
针对图像遮挡样本不充分以及如何加强切块区域联系这两个方面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CB网络行人重识别框架。第一、关于遮挡样本不充分问题,采用传统图像增强结合随机擦除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能够很好弥补传统图像预处理方法的不足,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第二、针对PCB网络硬划分的方法,通过改进网络结构,增加相邻切块间的联系,能够很好的配合RPP网络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基于两点改进,在公开数据集Market1501,
目的:探讨强力霉素(Doxycycline,DC)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和对明胶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蓝比色还原法检测DC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
基于LCC-MMC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本文详细研究了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原理,推导了该系统下的数学模型,结合已有的电网换相
肽库的传统建立方法为噬菌体展示技术,这种技术无法将肽库内每个多肽片段单独表达出来并在功能上和结构上加以筛选比较,在大规模应用和比较中无法实现肽库的更多价值,本研究
本文阐明了黄酒稳定性及其冷混浊的含义。探讨了应用聚乙烯此吡咯烷酮(PVP)提高黄酒稳定性及消除其冷混浊的机理。提出了PVP与单宁作用的定量关系,确定了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应
本文以盛放烟花侵犯鸟巢著作权案为切入点,界定了建筑作品的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建筑物及构筑物,通过分解分析法阐明了建筑作品的复制侵权,阐述了"接触+实质性相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模具新材料发展的情况及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国内模具材料及模具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将有限元法(FEM)和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相结合,对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并以一直列6缸4冲程柴油机为例,建立曲轴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