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中的医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名》是中国古代小学著作,与《说文》、《方言》、《尔雅》等书并列为汉代语言文字学的经典著作。其书又名《逸雅》,为后汉北海名儒郑玄之弟子刘熙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全书共分八卷、二十七篇,体例仿照《尔雅》,以同音相谐的方式,解释天地、州国、形体、亲属、宫室、器物等各类事物名称的由来,即用同音字或音近字推论称名辨物之意。由于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大多完成于汉代,且《释名》在中国古代训诂学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认为,通过对《释名》一书中与医学相关名词的解释的研究,可以认知东汉末年中医名词的内涵,了解某些医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明确或纠正某些医学名词的异义或歧义,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该课题通过对同期相关文献的横向比较,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释名》中的医学内涵:1.从生理、病理学角度研究《释名》专列《释形体》一章,对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进行了溯源式的解释,它将人体的结构按照:头颈、躯干、四肢、脏器以及其它几大部分排列,一一列举,解释说明,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情况。东汉时医学得到很大发展,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疾病的分科越来越细,从《释名·释疾病》一章就略窥端倪。该章对内、外、儿、五官等科的常见病进行了解释,许多病名在今天仍在应用。2.从哲学、天文学角度研究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故哲学名词的演变过程与中医哲学名词的演变息息相关,尤其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更是深深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天干地支虽然是天文学名词,但其与哲学、与中医密不可分,三者结合的顶点就是产生了著名的五运六气学说。在宋代,运气学说甚至是每个医生临床必备的基础本领之一。故了解干支的涵义对我们学习中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其它《释名》所涉及到的内容庞杂,其书中不单单有以上提及的几部分内容,还大量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名词,如亲属、生活用具、饮食等等,因为酒在中医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故我们从中选取了《释名》对酒的解释加以分析,以期能初步了解汉代的酒文化的发展水平。当然,受时代所限,《释名》中难免会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本文的最后一章对此略进行了探讨。但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故对各方面的探讨都未能达到尽善尽美,但仍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中医再跨一大步的发轫,启动中医更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水土保持期刊文献及时报道水土保持科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最新进展,传播最新科技信息,是展示水土保持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对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的特点,建
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相比,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更加丰富的结构信息和纹理信息,利用传统的基于像元光谱信息的分类技术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它产生的专题图中因含有大量
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特色名贵中药材,是其无性型中国被毛孢寄生于蝙蝠蛾科幼虫后形成的虫生子囊真菌,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对冬虫夏草遗传种质的明确和鉴定是深入开展科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DNA甲基化修饰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DNA甲基化修饰导致抑瘤基因等的沉默在癌变过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先进的方法不断引入,如OFDM技术、MIMO技术、空时编码技术、软判决技术等,以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颅颈交界区(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外科治疗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达到有效的减压及坚强的内固定,多
目的:研究眼针配合体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眼针组、体针加眼针组。每组30例,辨证各分五型。其中体针组采用单纯的常规体针治疗方法;眼针
回归词是指日本人借用古汉语词汇去译介欧美语词(西洋术语),然后逆输入回归中国,中国将其吸收到汉语词中,其内涵发生了近代转换并能反映中日文化在西学东渐和现代化思潮等特
基于GPS/GIS/GSM车载监控系统是建立在GPS、GIS和GSM通信技术基础上,实现对汽车进行远程监控、统一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对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车载定位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动
在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式下,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