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行业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行业之一,也是能源消耗大户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引导下,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水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种以能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增长、利润增长的经营方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面对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研究水泥行业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和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学界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源消耗等问题的研究入手,尝试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的影响问题。首先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的定义和内涵,系统地阐释了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接着介绍了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水泥行业的能源消耗现状;然后,运用协整检验、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水泥行业企业规模、技术创新是影响我国水泥行业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与能源消耗之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的扩大没能有效推动能源消耗的降低;技术创新投入与能源消耗之间呈正U型关系,技术创新的产出与能源消耗之间也呈正U型关系,技术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能源消耗的降低;同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对于降低水泥行业能源消耗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与风险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巴林银行的倒闭,还是法兴银行的巨额亏损,无不关乎对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防范。较之于国外,国内对此类风险的研究较少。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依靠科技的推动,科技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两个因素,科技与金融在互动过程中应该
期刊
政府采购不仅是市场经济国家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普遍做法,也是推动促进国家科技进步、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个主要工业国家创新政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我国,近些年政府开始逐步重视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这个领域,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配套政策措施,此举将对国内自主创新产品和产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政府采购起步较晚,在制度及配套政策措施方面较落后,因此我国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对预防小儿门诊输液用药风险事件的作用.方法 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针对门诊护士展开评判性思维培训,并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收的82例输液期
1950-1970 年间,美国等多个海外国家及台湾地区先后开始试行参与式灌溉管理变革,在此过程中,农田灌溉的管理从原有的完全由政府部门负责转变为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用水协会,农户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