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和探索阶段的一种特殊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多。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与脑卒中主要临床资料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排除脑实质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烟酒嗜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既往脑卒中病史)、通过头颅CT、头颅MRI或头颅MRA检查,从影像学表现(具体病变部位、椎基底动脉管径大小、分叉高度、偏移程度)上进行VBD判断。依据VBD的诊断标准[2-4]将入选患者分为VBD组和非VBD组。所有的数据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1.入选病例共计772例,脑梗死患者558例,脑出血患者214例。VBD患者45例,占同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5.8%,其中伴有VBD的脑梗死患者33例,占脑梗死病例5.9%,伴有VBD的脑出血患者12例,占脑出血病例5.6%。2.共有45例VBD患者,727例非VBD患者,对VBD组与非VBD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现男性(χ2=3.875,P<0.05)、肥胖(x2=5.243,P<0.05)、吸烟史(x2=4.213,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t=1.245,P>0.05)、高血压(x2=0.274,P>0.05)、糖尿病(χ2=0.966,P>0.05)、高脂血症(χ2=0.974,P>0.05)、冠心病史(χ2=0.184,P>0.05)、脑卒中史(χ2=0.012,P>0.05)无统计学差异。3.45例VBD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33例VBD伴脑梗死患者基底动脉直径平均为5.04±0.27mm,椎动脉直径平均为4.55±0.16mm,基底动脉分叉高度评级平均为1.45±0.56,基底动脉水平移位评级平均为1.33±0.48,而12例VBD伴脑出血患者基底动脉直径平均为5.13±1.00mm,椎动脉直径平均为4.48±0.40mm,基底动脉分叉高度评级平均为2.08±0.51,基底动脉水平移位评级平均为1.25±0.45。VBD患者脑出血组基底动脉分叉高度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5)。4.伴VBD脑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及脑干梗死密切相关,伴VBD脑出血组与脑干出血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与梗死或出血部位有关。结论:1.VBD在脑梗死与脑出血中发病率差别不大。2.VBD脑卒中的发生与男性,吸烟及肥胖密切相关。3.基底动脉分叉高度与VBD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4.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提高VBD的临床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