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庄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注疏、释义、考证等方面,多采取文学、文字学和哲学的视角,寓言的研究虽然实际涉及到的不少,但没有单独提出来,给予特别的重视。本论文研究庄子寓言,主要是探讨庄子寓言的界定、寓言形象的特点及其神话学来源、寓言表义的分类和特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三章进行。 第一章,庄子寓言的界定。如果按照寓言在现代通行的定义,寓言和形象化说理、寓言和借重历史人物或事件申发道理的文本应该容易辨别,然而还原到先秦时代,寓言远非纯粹单一的文体样式。《庄子》一书中“寓言、重言、卮言”颇难分解,三者其实是混杂在一起的。本论文认定寓言的标准是:优先考虑符合今人对寓言界定的庄子寓言,同时也纳入庄书中称为“重言”部分的寓言,对于形象化说理的“寄寓之言”则予以辨别,不算在内。在此标准指导下,本论文将对庄子寓言进行逐篇定分。 第二章,庄子寓言的形象研究。庄子寓言刻画了众多鲜明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论文将按照建构特点的不同,对庄子寓言的人物类形象、动植物和无生物类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此外,庄子寓言的形象创造从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吸取了养料,本论文尝试在吸纳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鲲鹏、混沌、大木、乌、神人等寓言形象的神话和原型因素。 第三章,庄子寓言的表义研究。《庄子》一书虽非一人一时完成,思想不尽一致,但总体看来,都是围绕“道”的哲理性表达,并且很多寓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综合考虑庄子寓言在内容特点、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本文把庄子寓言的表义分为系统言道、讽刺世相、生活杂感三个部分,分别加以论述。作为对表义分类的补充,本文还将从同义性和多义性的角度探讨庄子寓言的表义特点。 总之,本论文是在对原典进行认真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前人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庄子寓言的形象和表义作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