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具有良好NA抑制活性的查尔酮类衍生物骨架为基础,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丙烯酮1位上的苯环、噻吩环或呋喃环替换为噻唑环,得到全新的“4-甲基-5-(3-苯基丙烯酰基)噻唑”分子骨架。基于该分子骨架,利用“生物活性反馈指导进一步设计”的思路设计合成了31个目标化合物,并测试了它们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 (1)甲酰胺经硫代、环合、在HCl(g)/C2H5OH酸催化体系下发生Aldol缩合得到4-甲基-5-[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噻唑(A);4-甲基-5-[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2-乙酰氨基噻唑在HCl(g)/C2H5OH/△条件下水解得到4-甲基-5-[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2-氨基噻唑(B);脲经环合、成酰胺、Aldol缩合得到4-甲基-5-(3-苯基丙烯酰基)-2-乙酰氨基噁唑(D)。间氨基苯乙酮,经乙酰化、Aldol缩合得到3-(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乙酰氨基苯(E)。采用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经溴代、环合、在CDI/DMF缩合体系下与羧酸衍生物反应,再经Aldol缩合得到27个4-甲基-5-[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2-酰氨基噻唑(C);经过对酰化反应和Aldol缩合反应条件探讨,选择CDI作为酰化缩合剂,HCl(g)/C2H5OH条件下催化Aldol缩合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C)。 (2)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分析,确证了其结构。比较化合物A~D的氢谱图发现,所有化合物结构中的丙烯酮双键上两个氢的耦合常数均在15.4 Hz左右,这表明化合物A~D均为较为稳定的E式构型。 (3)对中间体M和31个化合物进行了流感病毒A/PR/8/34(H1N1)NA抑制活性筛选。活性筛选实验表明大部分的目标化合物对NA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4-甲基-5-[3-(4-羟基苯基)丙烯酰基]-2-(3-甲基-4-硝基苯甲酰氨基)噻唑(C27)活性最好,IC50为14.5±3.3μM。利用分子对接进一步解释了化合物C27与NA可能的作用模式。该系列活性最好的化合物C27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