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是近年来会话分析和语用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普遍的关注。西方国家对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研究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的话语标记语的习得情况,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情况的研究更少。目前系统的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者只有南京大学的陈新仁以及江西师范大学的邓欣。陈新仁的研究集中在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和书面语方面使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不同之处,而邓欣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则是集中在书面语中。有鉴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使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情况,并与本族语者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因果类话语标记语在口语中使用的特点。本研究是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和密歇根学术口语语料库进行的对比研究,通过和本族语者在英语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总结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对于这一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的特点。同时,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关联理论来进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在频率方面和本族语者有没有不同之处?第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在句法结构方面和本族语者有没有不同?如果有,不同之处是什么?第三,和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否存在误用,过度使用和使用较少的现象?通过对于所选语料的研究,来回答这三个研究问题,从而揭示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使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在频率方面和本族语者相比却有不同之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对于某些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较少或几乎不用。2)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在句法结构方面和本族语者却有不同之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不能熟练那些位置比较灵活的因果类话语标记语。3)和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存在对于某些因果类话语标记语误用,过度使用,或者较少使用的现象。尽管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是研究本身还是有很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这项研究扩展了关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应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对于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本文还为将来希望致力于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的研究者指出了一些可行的方向。同时,其成果对于二语的教学和习得带来有益启示,尤其是为老师和学生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教学和习得方面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