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护栏防碰撞性能数值计算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刚性防撞护栏在国内和世界上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护栏形式之一.中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给出了一般护栏设计的撞击力及其分布,但对护栏刚度均匀分布的假设并不能很好适用于半刚性护栏.国内学者对护栏简化分析模型的研究又往往忽略了车辆的变形,材料的应变速率效应等诸多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局限性.该文结合东海大桥防撞护栏抗碰撞性能分析研究的工程实际,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建立了仅包括护栏体系的ANSYS静力分析简化模型和考虑车辆与护栏变形耦合作用的较精确的LS_DYNA动力分析模型.前者考虑了支托对横梁及立柱的连接作用,较好模拟了支托与简化横梁的连接,讨论了局部模型的取法和边界条件的确定.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车辆变形的耦合作用、车轮与桥面板的接触作用以及材料的应变速率效应等等,并较好模拟了牵引车与挂车连接的铰效应.两个模型均充分考虑了计算精度和效率的统一,实现了两者间较好的协调性.2、结合《规范》的假设,以LS_DYNA的动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较合理地确定了两种工况护栏静力分析的荷载及其在上、中两横梁的分配和分布,进行了护栏体系的非线性静力分析,提出了对护栏设计研究依弹性分析——动力碰撞分析——非线性分析进行的思路.3、通过三阶段两模型的静、动力分析,对东海大桥防撞护栏的抗碰撞性能做出了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评价;针对原模型支托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两种方案的动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4、通过LS_DYNA的动力分析,研究了碰撞过程中车辆的运动规律、碰撞能量变化规律、撞击力分布规律、护栏体系变形能时程特性、护栏体系材料应变速率时程特性以及护栏体系的响应时程特性等.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水体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污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仍采用手工管理的方法来管
论文运用MARC软件对土工格室生态挡墙这一新型挡墙的工程性状进行了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针对土工格室生态挡墙类似柔性加筋挡墙的特点,本文建立了计算模型,分析了土工格室生态
将排风能量回收技术应用于全新风机组,采用低温室内排风冷却冷凝器,不仅能够充分回收排风中的冷量,而且可以改善机组在室外空气温度较高时的运行工况。在排风量保持不变的条
黄土地区工程实践中绝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黄土地基土层含水量的变化,而黄土的变形和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单纯对某一含水量下或饱和浸水条件下的黄
大型金属雕像结构体型巨大,蒙皮效应明显。考虑蒙皮效应将能更准确全面地把握雕像结构的受力状态,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在前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层模型、整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高速旋转的具有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具有远超常规风的强大破坏力。自然界中的龙卷风都具有平移速度,平移速度对龙卷风场及其对建筑物的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对建
本文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机理,对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对实桥进行上部结构碳纤维加固补强设计和施
航天设备多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工作。限于试验设备的制约,通常都采用分时独立的单项环境试验。试验的结果难于预测产品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潜在的故障。振动-离心复合环
近年来,系统识别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展系统识别技术研究,使其为结构的安全评价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分别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内
近年来,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CAD技术迅速发展,面向对象技术日益取代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成为现在及今后软件开发技术的主流。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原理,利用Visua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