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都司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都司是明代设置于山西的主要军事机构之一,在明代中后期,山西都司的北部地区成了蒙古诸部南下劫掠的要冲,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很受明代中央和地方的关注。本文以山西都司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深入分析与科学论证,探究明代山西都司的军政运行体系和社会管理状况。关于都司卫所的研究是明清史研究中的一大重点,但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对都司卫所制度进行的总体性研究和具体的地方卫所研究,而对省一级的军事机构—都司、行都司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明代山西都司重要的历史地位,选择明代山西都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来认识这一省级军事机构。现存的大量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以及今人的研究成果,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文中主要运用了对历史文献及今人研究成果的搜集、考证法、及图表法等方法。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明代山西都司及其下辖卫所的设立与变迁。首先分析了明初山西的军事政治形势以及基本的机构设置情况,然后介绍了明代山西都司及其下辖卫所的设置与大致变迁。第二章明代山西都司下辖卫所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明代山西都司下辖卫所的布局特点、设置时间、隶属与等级关系并分别分析其原因,通过这些关于卫所设置的基本材料来研究明政府在这一地区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的统治策略。第三章明代山西都司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首先介绍了明代山西都司的机构设置并对其运行体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山西都司在明代军事职能的变化与明代山西边防体系。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山西都司机构设置的研究,探讨其运行机制与基本职能。第四章明代山西都司下辖卫所的机构设置与日常管理。本章主要分析了明代山西都司下辖卫所的基本设置情况、卫所的性质、卫所的日常管理状况(其中包括两部分选官体系与卫籍人士)以及它们承担的军役(主要包括屯田、戍守治安、京操、边操)状况,使我们对这一机构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五章明代山西都司与山西其他地方机构的关系。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明代山西都司与山西布政司、山西按察司、山西镇、山西藩王、山西督抚的关系分别作了分析与阐述,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指出主要成果以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阐述了新型中医药膳的时代特征及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研究分析卫生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功用主治、鉴定学 (药用部位 )来源及所涵盖成分类型的基础上 ,指出“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国外大学的国际化相比,我国大学的国际化仍然相对滞后。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时刻都存在障碍与挑战,包括
本文介绍一种离子型、油溶性的破乳、防锈多效添加剂二壬基萘磺酸锌的合成工艺及性能评定。工艺特点是在锌化时加入少量的羧酸作促进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产品产生胶冻。用该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其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较广,是疏肝解郁的良方,该文综述了柴胡疏肝散在临床方面及其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
斯蒂芬·米歇尔的《道德经》译本具有不同于其他译本的特点,以读者反应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1997~2013年斯蒂芬·米歇尔的《道德经》译本的读者接受情况发现其译本在大众读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3~2008年世界153个国家或地区水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和TC指数,研究发现,世界水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前10位排名基本不变,但是亚洲和南
<正>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慢性腹泻的反复发作,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但多次培养无病原体可发现,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X线检查显示结肠炎性病变、伴有溃疡形成,
目的综述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使用注意以供医药工作者参考。方法对1995~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相关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发清开灵
<正>抑郁症的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音动作减少、迟缓,不愿会友。其起病缓慢,往往伴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根据《景岳全书.郁证》:记载"凡五气之郁,则郁病皆有,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