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Au/Fe2O3的制备及其微波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烷烃氧化反应中,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是最具代表性的反应,因为其氧化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KA-oil)是生产尼龙-66和尼龙-6的重要中间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环己烷选择氧化通常采用无催化体系或以可溶金属钴盐作为其选择催化氧化的催化剂,该过程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150-170 ℃,0.8-2.5MPa)进行,且环己烷单程转化率低(~4%),目标产物环己酮、环己醇的选择性也较低,约75-85%,且环己烷的大量循环造成了资源及能耗上的巨大浪费。因此,温和条件下实现环己烷高选择性高转化率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也是目前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微波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度,低能耗、污染小,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可以在微波场中得以实现;微波还能与大多数吸收微波的常规催化剂共同作用,使反应活化能极大降低。本文利用纳米金催化剂低温高催化活性的性质及微波催化技术,针对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做了如下两方面的研究。以Fe203作为金催化剂的载体,考察制备过程沉淀剂种类、焙烧温度、金负载量等对其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利用TG-DSC、TEM、XRD、UV-Vis、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以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测试催化剂性能。利用微波独特的性质及纳米金催化剂自身催化活性,在极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65 ℃、无溶剂、常压)实现了环己烷选择氧化过程,并研究了微波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以Fe203为载体或载体中存在Fe203有助于金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以Na2C03作为沉淀剂,焙烧温度为300 ℃,金负载量为0.2%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Fe203作为金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有效促进环己烷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2)微波能与金催化剂相互作用促进环己烷低温低压下的选择氧化;以0.2%的 CP-Au/Fe203 为催化剂,cat.:TBHP:cyclohexane =1g:1g:30 mL,微波功率为400 W;微波辐照7 h,可获得2.47%的环己烷转化率及100%的醇酮过选择性;微波能在温和条件下活化O2,从而促进环己烷氧化反应的进行。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颅内良性胶质瘤是指生长在颅内某一部位(多在脑神经组织外),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根治的肿瘤。而颅内恶性胶质瘤则相反(大都生长在脑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和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数字水印技术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将一些信息嵌入到数字产品的原始数据中,以
Si因其在镁合金中能够与Mg结合生成耐高温、强度大的Mg2Si相,因而被许多研究者作为提高镁合金高温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传统铸态下的初生与共晶Mg2Si组织粗大,严重制约了其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技术是当前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遥感、夜视、视频监控和军事防御等多个领域。可见光传感器的成像分辨率高,场景中的目标边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反复性、突发性的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癫痫的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长期药物治疗会导致
磁电耦合效应在能量转换、传感信号和监测磁(电)场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由于同时具备铁磁性和铁电性,多铁材料可以用于多态存储器的制备,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存储率节省存储空间,然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包含了多种空间定位信息,如单耳谱信息、双耳时间差和双耳声级差。对于空间的某个特定角度距离的矢状面,由于该矢状面上每个空间方位对应的点到双耳的距
成功研制对目标生物检测的超灵敏分子成像探针现在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及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使得其具有发挥这种作用的潜力。但是,现
2060年碳中和目标给我国的制造业带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有近半数超过315kW的电机采用的是高压交流电直接驱动,缺乏变频调速技术造成了这些大功率电机在使用时严重的电能浪费。为了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迫在眉睫。由于两电平逆变电路的谐波较大,并且功率器件的耐压要求高,不适合作为大功率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而多电平逆变电路中,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电路因
学位
混沌光子储备池计算是一种由光电器件搭建的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利用激光器或光调制器的非线性,将输入信号进行非线性映射,再经训练过程就可以实现模式识别或序列预测等多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