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细辛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合成与抗癫痫活性、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反复性、突发性的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癫痫的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长期药物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这使得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传统中药治疗癫痫历史悠久,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势,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这为以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和代谢效应分子为来源的新药发现奠定了充分物质基础。本文以抗癫痫常用中药石菖蒲的活性成分α-细辛醚为出发点,设计并合成了β-细辛醚及其系列代谢产物(α-细辛醇和2,4,5-三甲氧基肉桂酸)和类似物(二氢细辛醇)。采用药理学方法对上述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抗癫痫活性及安全性评价,并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候选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全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有关癫痫的概况,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现状,并对中西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确定以抗癫痫常用中药石菖蒲的有效成分β-细辛醚为突破口,拟选择α-细辛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α-细辛醇、2,4,5-三甲氧基肉桂酸和类似物二氢细辛醇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β-细辛醚、α-细辛醇、2,4,5-三甲氧基肉桂酸及二氢细辛醇4个目标化合物,并对关键目标化合物α-细辛醇的合成路线进行优化,得到了更优的合成方法。所有化合物均采用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表征。第三章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所推荐的抗癫痫新药研发程序对α-细辛醚、α-细辛醇、2,4,5-三甲氧基肉桂酸和二氢细辛醇的抗癫痫活性及安全性进行测定。主要的实验内容包括:运用最大电惊厥模型对目标化合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筛选,并采用化学物质(戊四唑和3-巯基丙酸)诱导的癫痫小鼠模型对筛选出的目标化合物β-细辛醇和2,4,5-三甲氧基肉桂酸的抗癫痫活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最后,采用旋转棒法对候选活性化合物α-细辛醇的神经毒性进行测定。在体实验结果表明,β-细辛醇的抗癫痫活性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其他化合物。第四章基于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新观点,我们以能量代谢途径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为出发点,对候选活性化合物α-细辛醇的抗癫痫活性机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α-细辛醇对LDH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阳性药司替戊醇相比,同摩尔剂量下抑制活性更好。因此,化合物α-细辛醇具有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潜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区块开采中存在的矛盾,如何控制区块自然递减大,含水上升速度快的实际,如何更好地挖掘剩余油潜力,进而延长区块的持续稳产,提高综合开发效益,寻找有效的调整方法是一个亟
镍及其合金由于自身过渡金属的特性,在电化学催化领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块状镍基非贵金属及其合金在电催化反应中的析氢析氧性能尚不理想,且反应机制有待
近些年,二维无机层状纳米材料(纳米片)由于尺寸、形状、结构的优势以及在其它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纳米片有足够大的比表面,因此以纳米片为衬底的荧光粉的发光激
近年来,为改善液晶光电性能,人们试尝在液晶材料中添加微量纳米粒子,研究其对液晶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的改善和影响作用。国内外相关碳纳米管掺杂液晶性质研究的报道较多,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数据挖掘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矢量光场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逐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且其光场偏振态(SoP)分布受到了初始相位、径向调控参数、偏振拓扑荷等参数的影响。本论文较为系统
研究背景颅内良性胶质瘤是指生长在颅内某一部位(多在脑神经组织外),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根治的肿瘤。而颅内恶性胶质瘤则相反(大都生长在脑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和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数字水印技术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将一些信息嵌入到数字产品的原始数据中,以
Si因其在镁合金中能够与Mg结合生成耐高温、强度大的Mg2Si相,因而被许多研究者作为提高镁合金高温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传统铸态下的初生与共晶Mg2Si组织粗大,严重制约了其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技术是当前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遥感、夜视、视频监控和军事防御等多个领域。可见光传感器的成像分辨率高,场景中的目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