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铜矿前山南深部矿体探采对比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铜山铜矿前山南深部矿体探采对比研究》研究项目为依托。在铜山铜矿前山南深部详查、基建勘探及开采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矿体形态变化、厚度变化、底板位移、品位变化和储量误差作为铜山铜矿前山南深部矿体探采对比项目开展研究,分析了地质勘探期间对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手段、勘探方法、勘探网度选择的合理性。运用3Dmine技术手段建立三维矿体模型,总结了钻孔偏斜规律。最终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结论如下:(1)对详查矿体及基建勘探圈定矿体进行了矿体三维建模,了解了矿体在空间的展布情况,为分析详查钻孔偏斜情况提供了基础。(2)基建勘探与详查对比:矿石量和金属量误差均较大,勘探资源储量比详查资源量明显减少,分别达到-52.77%和-53.63%,面积误差也达到-44.57%,但品位误差率仅为1.44%,结合上述高厚度误差率(-88.19%)、低面积重合率(60.12%)、高面积误差率(-44.47%)、高形态歪曲率(46.11%),同时基建勘探发现的16线~17线之间岩体穿插,造成矿体不连续,对勘探资源储量影响巨大,导致金属量误差率为-53.63%,因此认为4#矿体详查时对矿体总体规模控制不全面,对局部控制程度不够。(3)基建勘探与开采对比:面积重合率85.91%,形态歪曲率12.96%,底板位移误差1.274米,本次曲线连接矿体估算的资源储量、混圈估算与勘探估算的资源储量相比较,数值较为接近。因此认为4#矿体勘探时对矿体总体规模控制尚可,对局部控制程度不够。(4)依据主要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来确定勘查类型,-388~-613中段区间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9,勘查类型划归为Ⅱ类。因此详查及勘探阶段,按照规范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第Ⅱ勘查类型是合适的,但矿床局部地段矿体厚度较小且形态复杂多变,用主体网度及手段难以准确圈定矿体,应视具体情况调整网度加密控制。(5)地质现象在不同地段表现千变万化,同一矿体在两工程之间的形态也不可能准确描绘。受早期测斜仪器落后,精度不足的影响,测斜数据不准确,加之钻孔偏斜没有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论证,本次依据现有资料进行矿体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率及顶底板位移统计结果推测详查所施工的钻孔存在跑偏跑斜现象。(6)利用采切生产剖面进行三维矿体建模反推了钻孔孔斜数据,总结了3个区间段钻孔的偏斜规律。
其他文献
针对B08RDP(The Beijing 2008 Olymp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5套区域集合预报资料,系统分析了各套集合预报温度场的预报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合预报的综合偏差订正方法对温度场进行偏差订正,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5套B08RDP区域集合预报中,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区域集合预报温度场的整体预报质量最高,平
阐述了A2细胞质的来源、特点以及在吉林省高粱生产中的应用。利用A2型不育系,先后育成吉杂8d、四杂25、吉杂96、吉杂97、吉杂99等多个杂交种,其中四杂25于200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有其思想基础.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人本管理,但一些企业没有真正理解人本管理的思想内涵,存在一些误区,致使
菲利普·罗斯(1933-2018)是美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出色、多产的犹太裔作家之一。罗斯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该奖项中呼声最高的作家之一。1959年他凭借第一部短篇小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里我国的企业发展日益腾飞,同时企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员工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企业中已婚育女员工,她们普遍存在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职业病,同时加上来自家庭、社交等方面庞大的压力,如果未能及时排解,长期堆积就会加深员工的挫败感、苦闷感,长此以往,对员工、对企业必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提
增加组织价值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本文结合外汇局系统内控监督转型实际,针对现行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尝试将价值链理论引入绩效审计研究中,以期建立起一套可复制的,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