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材料的双光子吸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大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有机材料,在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双光子上转换激光、光限幅、双光子三维微加工、双光子三维光学存储、双光子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寻找具有大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有机材料是非线性光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因为影响有机分子双光子吸收性质的因素较多而且较复杂,所以从理论上研究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对于实验合成具有大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有机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双光子吸收截面。本文将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和PM3分别对分子结构进行优化,然后以ZINDO方法为基础,结合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系数的完全态求和(SOS)表达式,应用自编程序计算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章概述了双光子吸收的概念及其应用,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理论意义、目的和价值。第二章首先介绍非线性光学原理,从理论上分析非线性光学效应;然后介绍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下面章节将要用到的ZINDO方法、AM1方法、PM3方法、非耦合处理方法以及研究双光子吸收性质的一个简化模型一三能级模型。   (2)第三章研究了二硫化碳(CS2)、氯仿(CHCl3)、吡啶(C5H5N)、甲醇(CH3OH)、对称二苯乙烯(C6H5-C2H2-C6H5)、苯(C6H6)和甲苯(C6H5CH3)等七种有机分子的单、双光子吸收吸收性质,详细地介绍了双光子吸收截面的计算方法,通过与文中引用文献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的正确性。   (3)第四章研究双光子吸收材料中较活跃的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单、双光子吸收性质,通过计算验证了具有中心对称性的有机分子其双光子吸收与单光子吸收具有不同的选择定则。对于卟啉及其衍生物的计算,通过改变卟啉的分子结构得到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有所不同,说明分子的结构与双光子吸收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4)第五章总结全文,展望将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自1987年,光子晶体这种由不同折射率材料组成的周期性结构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光子晶体,由于晶格常数与波长可比拟,因此布拉格散射机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
近年来,人工周期结构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又能重新去认识一种非同寻常的材料——异向介质(metamaterials)。这个概念最早由前苏联物理学家Mandelshtam于1940年提出的。而Veselago也于1968年发表文章阐述了其独特的电磁特性,如逆Snell定律、逆多普勒效应、以及逆契仑柯夫辐射效应等等。直到2001年Smith等人工制造出了第一块左手介质,首次用实验证实了介质的负折射特性并发表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具体要求,表现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就是要不断扩大党员吸收的对象范围和扩大党员发展数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实现党
稀磁半导体材料是自旋电子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具有巨负磁阻效应、磁光效应等新颖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实现室温铁磁性是稀磁半导体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理论预测在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铁基高温超导体是目前仅有的两个非常规高温超导体。虽然它们的超导机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但是它们在结构和研究过程上存在一些相似特征。这为人们探
非阿贝尔规范场,即杨-米尔斯场,在数学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文章介绍近年理论物理在金融学市场建模中的应用的一个新的方向,与一般的数学建模不同,它是应用几何结构的模型,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量的指数式增长,传统的信息存储与处理能力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具有超大的信息容量和极快的时间响应能力,因此光学信息处理
在阻挫自旋链材料中,由于自旋涨落和阻挫的存在,经典自旋与量子效应的竞争会形成多种量子态。外部参数,如磁场、温度等条件的改变将会大大影响磁基态和激发态的性质,导致丰富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