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调查及科研实验室科普活动经历对其影响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86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对科学家与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家形象可以影响科学学习态度,进而的影响不仅是个人的科学素养,甚至关系到未来职业领域的选择。探究学生对科学家刻板形象的改变影响因素,可以为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更对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杭州市两所学校里年龄阶段分布从9到13岁的200多名中小学生,采用科学家形象绘画测验(Draw-A-Scientist-Test)和相关调查问卷,研究了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现状,并检验了科研实验室学习经历对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改变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对科学家形象普遍具有刻板印象。青少年与科学家缺乏直接接触的渠道,传统的印刷媒体和校外的参观活动等间接渠道,对青少年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仍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科研实验室学习经历对青少年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改变有显著影响,首先,能够有效的弱化学生心目中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其次,能够促进学生对科学家工作的了解,深化青少年对科学工作的认识;最后,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家、科学本质的了解,促进对科学事业认同感,从而促进青少年在未来从事科学事业的意愿。
其他文献
通单37玉米新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于1998年配制组合,1999~2001年参加本院产量比较试验,2002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933.3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6.7%,200
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延迟关胸患儿在监护期间实施紧急床边开胸的护理配合及监护。抢救时做好床旁开胸前物品准备及人员调配;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如纠正酸中毒、扩容、补充电
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对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构建"多向三维"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情境创设、模拟训练、双向翻译和团队教学等构建措施,旨在为建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