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中的符号化元素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艺术从出现到发展,一直将近现代艺术与多种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一种特定的视觉审美符号。文章分析了波普艺术中符号化元素的特点与表现形式,解释了波普艺术逐渐被大众接受的实例,从理念、发展以及特征等视角解读波普艺术的符号化表现及其应用创新。分析波普艺术符号化转变的优势及其艺术特征与创新融入。波普艺术在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存在方式与艺术作品的表达手法、材质与作品风格呈现效果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突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艺术家们渐渐地将注意力从自身及社会发展转变到世界文化发展上来,与国际接轨,不再将视野局限于单一的传统主题及技巧。当今时代,互联网和社会的交流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艺术家们的观念也在极速地改变着。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潮流,较为注重自身个性张扬。于是,在这种流行趋势背景下衍生出的“符号化”元素,理所当然的被新时期的艺术家所利用、接纳,这种趋势与形式,成为波普艺术在特定时期的必然结果。艺术家运用新形式、新素材、以及打破所谓权威传统艺术思想束缚的新技法,在创作进行过程中,以社会现状与日常生活产生的浓厚联系为着眼点,借此凸显个人价值,将其思想融入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艺术家自身独特的视觉审美符号,成为其独特的符号化元素。艺术家借助艺术创作这一自我行为,结合符号化元素,传扬当今社会精神风貌。画笔下描绘出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前进,引发观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使艺术作品更易被社会认可。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作为传播新思想推动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人们的思想审美与认知会随着艺术的发展与转变受到极大的影响,波普艺术中的符号化元素赋予艺术表现新的生命力。对作品进行二次创造,形成独特的符号化语言,将艺术和符号化视觉审美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拉近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波普艺术中的符号化元素对于中国艺术发展而言,也具有其特殊意义,波普艺术作品运用符号化元素,显示了它在艺术市场上的活力,将中国思想、传统技艺同西方艺术法则进行有效地结合,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单元一体化教学是以学为中心,实现知识的建构,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不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从而实现课堂转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教学设计时纵横关联,单元目标层级化;梳理语文要素,适当重组单元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创设单元大情境;依托课后习题,设计发展型任务群;以学为中心巧设活动,习得语文素养;多维评价,衡量语文素养。
期刊
为了深化双块式预制混凝土轨枕的应用水平,论文以贵南高铁双块式轨枕场工程为例,主要针对双块式轨枕预制质量控制展开深入研究,探讨脱模施工、钢筋桁架筋、箍筋、安装套管等方面的质量把控要点,最终保质保量并且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
期刊
知识传播经历了从口语、文字传播时代的以想象为主的思维活动,到近现代结合文字、声音、视频为主的音视听结合的多方式传播活动,再到当代基于多种技术所塑造的知识传播场景所带来的沉浸、各种感官参与的沉浸式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发展是知识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核心逻辑。在互联网环境下,涌现了大量基于移动终端的知识传播类应用产品,它们逐渐融入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大众提供定制的知识服务,使得信息获取
学位
报纸
报纸
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生产方式面临流行文化兴起所带来的整体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波普艺术的诞生被视为对消费主义伦理取向的象征性反映和批判工具。波普艺术家擅长运用流行文化产品作为创作对象,利用大众传媒产品的视觉形象及符号表达观念。作为先锋艺术,它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式化、技术化和体制化。但是,作为一种具有反叛性的现代艺术形式,它融入了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使流行文化活动生产的图像媒介与
学位
报纸
PPP项目融资中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法律、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不可控风险以及经营、建设、违约、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可控风险,使PPP项目融资面临较大的困难。对此,建筑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融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识别融资风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保障PPP项目融资落地。主要对建筑企业PPP项目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期刊
安迪·沃霍尔曾提出“我要成为一台机器”(I want to be a machine),在波普艺术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安迪·沃霍尔基于此宣言进行着他的当代艺术实践。他放弃了艺术家的主体性,把创作变成机械的、纯技术型的类似商品生产的过程。波普艺术家们在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开始关注生活世界,选取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消费符号,并通过机械复制的手段,打造自己的作品。波普艺术作为最具颠覆性的当代艺术运
期刊
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体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和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太理想。要想提升他们的体质,高校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体质状况,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其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基于此,文章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析强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