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金铜矿浮选系统中硫和砷的迁移转化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湖北某矽卡岩型硫化金铜矿为例,对浮选法矽卡岩型硫化金铜矿选矿系统矿石组分中硫、砷元素的赋存和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浮选系统中的原矿、精矿、尾砂和选矿废水进行取样测试,展现了硫元素和砷元素在浮选系统中的迁移分布规律;结合尾砂毒性浸出试验和形态分析试验结果,评估了尾砂中砷的稳定性;采用化学物相法、XRD、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自动矿物分析仪)多手段的联合测试,诠释了原矿及浮选产品金铜精矿、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砂的构成物相及硫和砷元素的结合构型、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如下:1、浮选系统中的硫元素和砷元素迁移分布规律:(1)原矿中硫元素在浮选系统内的迁移分布比例依次为:金铜精矿>硫精矿>尾砂>损失>铁精矿。砷元素在浮选系统内的迁移分布比例依次为:尾砂>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选矿废水>损失。(2)砷元素形态Dold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各矿石中T1水溶态与T2可交换态砷含量极少,硫精矿和金铜精矿存在微量的T3羟基氧化态,铁精矿中存在微量的T4原生氧化铁态,各矿物中T5有机态及次生硫化铜态含量均极少,均含有一定量的T6原生硫化态,绝大部分则以T7残渣态存在。表明经过浮选过程后,微量的砷被氧化释放,但砷元素主要以T7残渣态存在的情况没有改变。2、尾砂中的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毒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尾矿中砷元素浸出值较低,暂不具备浸出毒性,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仅就砷元素而言,尾砂归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尾砂中砷元素98%以上均以残渣态形态存在,同时尾矿中砷的载体矿物为砷元素提供天然保护层,因而尾矿中砷元素其赋存状态较为稳定。尾矿库废水中,砷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原子荧光法的检出限,佐证了砷的赋存状态稳定,一般条件下难以释放到环境中。尾砂中砷的高度稳定性提示了尾砂综合利用的可行性。3、金铜矿中硫和砷元素的构成物相、结合构型、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1)硫元素在矿物中主要存在形式为磁性硫、硫酸盐硫和硫化物硫,在原矿、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硫元素均主要以硫化物存在,经过浮选工艺之后,硫化物富集至硫精矿和金铜精矿之中,磁性硫大多富集至铁精矿中,尾砂中全硫含量大大减少。砷元素在矿物中主要存在形式为氧化砷类、砷酸盐类、硫砷化物类和砷的其他形态。浮选系统中的原矿、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砷类,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砷酸盐类,原矿、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均有一定量的砷硫化物存在,难氧化的砷其他形态含量较大,含量均在92%左右。(2)XRD图谱分析发现,原矿中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和斑铜矿以及脉石矿物石英、钙铁榴石和方解石;硫精矿中主要为黄铁矿、菱铁矿和石英;金铜精矿中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菱铁矿和石英;尾矿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和钙铁榴石;而尾矿中硫化矿可检测到的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透辉石。原矿、精矿、尾矿的XRD图谱分析结果中,未见含砷独立矿石的物相。(3)MLA测试结果表明,原矿中硫和砷元素共存的独立矿物为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毒砂,以毒砂为主,其中硫砷铜矿主要与黄铜矿、黄铁矿连生以及部分包裹在方解石内;砷黝铜矿包裹于石英内;毒砂主要以矿物单体存在,或是包裹微细磁黄铁矿颗粒。经过浮选过程后,与黄铁矿连生的砷黝铜矿转移至硫精矿中,与斑铜矿连生的硫砷铜矿,包裹于斑铜矿的砷黝铜矿、毒砂单体浮选至金铜精矿中。金铜精矿中主要为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毒砂,以砷黝铜矿为主。(4)硫砷矿石中砷的释放分析:原矿中氧化砷类物质占总砷的2.39%,这一部分氧化砷可能为部分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毒砂氧化产生的,毒砂中的部分[As S]2-被氧化成As(Ⅲ)或是As(Ⅴ)。在浮选过程中,碱性富氧条件对毒砂、砷黝铜矿影响较小,硫砷铜矿被氧化释放的可能性较大。表层尾矿优先氧化,这个过程可能氧化的含砷矿物为毒砂或是砷的载体矿物。
其他文献
国际领先的钢膜结构建设,造型科幻的会展场馆,实现物联感知和智能管理的井盖、路灯、摄像头、环保检测、停车场等应用场景,防疫消杀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智能巡防机器狗
期刊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基层妇联组织在为农村妇女提供非农就业服务时,应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妇女就业、发挥“娘家人”角色“.文中从妇联枢纽型
随着雾霾向全国主要城市快速扩张、沙尘污染日益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不断加剧,“镉大米”、“毒蔬菜”事件屡见不鲜和防治土壤污染、保障舌尖上安全的呼声日益强烈,为保护
单级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曝气能耗低,温室气体产量少等优点。但由于该工艺存在启动时间长,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通过对污泥形态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该工艺运行的稳定。颗粒污泥(粒径>200μm)由于其良好的沉降性能以及多样化的菌群结构是该工艺理想的污泥形态,但在实际的运行中人们发现,絮状污泥(粒径<200μm)对亚
学位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收录的1992年至2019年我国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词的3027篇中文文献数据进行合作分析与共现分析,生成合作网络图谱与关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它潜在的致癌性,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污染物。萘(naphthalene,Nap)是结
近十年来,镁合金的研发已经成为一个热点。Mg-Si-Zn三元系属于Mg-Zn系耐热性合金,元素Si的添加能提高耐热镁合金的性价比。Mg-Ce-Zr三元系属于Mg-Re系耐热镁合金,Ce元素可产生快
近几十年来,无机掺杂发光材料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稀土以及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材料,此类材料已经实现了光放大器、光纤激光器及发光二极管等方面的应用。其光学性能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新的突破。故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重主族元素发光材料,Bi作为P区发光元素,是继稀土和过渡金属之后的第三类光学活性中心的典型代表。围绕Bi发光材料研究,本论文旨在:1)合成稳定的Bi纳米团簇,并研究其光
碘化汞(α-HgI_2)因其组元原子序数高、体暗电阻大、漏电流小和能量分辨率高等优点,制成的α-HgI_2探测器在国防、核医学、高能物理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碘化汞晶体在[001]方向上电学性能最佳,因此控制晶体生长获得具有[001]晶向的晶体是碘化汞晶体商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从热力学和晶体结构角度,有很多理论可以预测晶体平衡形貌;从动力学角度也可以通过参数调整有效控制晶体结晶外形。
地下水监测网作为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水文数据信息是构成研究地下水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与参数,为地下水系统的科学决策、管理提供了依据。其布局合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