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产出率及菌丝成熟期的环境机理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栽培香菇的历史长久,据大量的史料考证,香菇的栽培技术源自中国,香菇栽培由“古田模式”(菌筒法栽培)和上海模式(木屑压块)发展到‘铋阳模式”,即大袋、小棚、立体栽培的技术。随着我国香菇栽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栽培方法和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香菇种植产量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种植泌阳香菇为例,采用‘铋阳模式”的方法,在香菇种植常规配方下采取不同温度、温差、含水量、酸碱度、硫酸锰含量对香菇的产出率、菌丝成熟期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单棒产量以木屑组最高为1kg,棉壳组最低为0.75kg。生物转化率以玉米芯组最高为86%。木屑组居第二位为80%。棉秆组和棉壳组分别为71.3%和69%。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以木屑组最好,菌盖呈棕褐色、朵形圆整、柄较粗、中叶、肉肥厚、品质最好。木屑组、玉米芯组、棉壳组和棉秆组的菌丝萌发时间一致,玉米芯组、棉壳组、棉秆组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比木屑组快。(2)同一配料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对香菇产出率和菌丝成熟期有着明显的不同,30℃菌丝发育较差,180天以上成熟出菇率90%;24℃±2℃菌丝发育最佳,60~70天成熟出菇率为98%。(3)同一配料在不同温差的条件下对香菇产出率和菌丝成熟期也有明显不同。温度为24℃+2℃,即温差为时0时,菌丝发育正常,出菇时间正常,出菇率为98%;7天以内温差在2℃-3℃,无较大影响,出菇时间正常或推迟数十天,出菇率为95%;7天以上温差在4℃-6℃,菌丝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生长很慢,出菇时间推迟20天以上,出菇率为40%;7天以内温差在10℃以上,菌丝基本不生长,并产生拦头圈,出菇推迟一至数月,温度合适时有的可继续生长,有的不再生长,导致出菇率为0。(4)在常规配料下,香菇配料的含水量为45%、55%时较对照组菌盖厚度薄,菌盖较对照组小,菌柄较对照组短,菌柄较对照组的细,单菇重比对照组的轻。(5)在常规配料下PH值为8时香菇产出率最高为96%,对照组PH值7的香菇菌丝成熟期为58天。PH值为6时菌丝成熟期最短为55天,香菇产出率高98%。(6)在香菇常规配料中添加100~1000mg.kg-1的硫酸锰。菌盖厚度要比对照组厚,菌盖要比对照组大,菌柄要比对照组粗,单菇产量、单棒产量都比对照组高。
其他文献
Schreiber等人于2002年提出肿瘤免疫编辑学说。肿瘤免疫编辑分为3个阶段:清除阶段、均衡阶段和逃逸阶段。肿瘤免疫编辑学说较全面的阐释了肿瘤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的相
目的验证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面对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和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所有者需要雇佣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来受托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于是委托代理关系随之产
本文将华莱坞电影作为阅读都市的一种方法,从新世纪电影工业的全球化想象与跨地实践入手,思考“全球化语境下华莱坞电影如何展开对都市空间的影像描摹?”这一核心问题。研究
目的 探讨居穗非洲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对中国医疗服务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针对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期间在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
当今作物生产正在向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等多目标协同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作物生产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实现多元化目标协同,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
对枇杷核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枇杷核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还原糖和脂肪等营养成分,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主要是钾、钙、镁、磷和钠等元素,维生素只测定VE、VA、VB
通过煅烧法获得氮化硼纳米片(BNNS)/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讨论了BNNS的含量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形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城乡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需要面临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专题讨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