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的生产性状评价及抗高温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参生长面临的主要环境应激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溶氧、感染、干露等过强的刺激会引起刺参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摄食能力减弱、生长速度减缓、排脏、暴发疾病等。但是现阶段较为粗犷的室外池塘养殖方式,夏季高温天气、河口区域淡水注入、水体污染造成的细菌感染、以及刺参运输中受到干露刺激,在生产过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本实验对3个刺参不同群体进行比较,每个品系又分为大、小2种规格。小规格刺参重量为49.72±6.53 g,大规格刺参重量在97.58±18.12 g左右。在实验室中模拟这四种引起刺参应激的因素,通过胁迫的实验方法来评价三个刺参群体的不同规格实验组的抗逆能力。也结合刺参生长率、死亡率和测定免疫酶活性的方式来评价”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非选育刺参1和非选育2三个刺参群体的经济性状。实验结果为,在高温胁迫实验和低盐胁迫实验中,”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都有良好表现,成活率高、特定生长率较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较高等,特别是在高温胁迫方面,“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状。为研究周年水温变化对“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刺参活动状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对6个刺参养殖池塘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记录其摄食、排便、活动轨迹,在水温升高至刺参夏眠节点进行肠道取样测量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并且固定肠道样品、制作石蜡切片。研究结果显示,“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较非选育刺参,有显著的耐高温性状:夏眠期缩短约一个月。在水温升至的28℃时,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活力较高,差异显著;脂肪酶不同温度下其活力都很低,无显著差异。本实验根据之前学者研究的关于刺参高温环境应答的基因入手,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温度提高过程下刺参基因转录mRNA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筛选出4种与热应激表达有关基因,类致死必需蛋白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主要卵黄蛋白基因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以β-actin为内参,利用相对定量2-ΔΔct法,对这4个基因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实验所用的刺参进行高温胁迫后,hsp70和l(2)efl相对表达量上升,再次证明了hsp70和l(2)efl为上调基因,当水温为27-30℃时,hsp70和l(2)efl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表达量增多,刺参耐热性通过hsp70的表达来实现。在水温为28℃高温胁迫时,hsp70和l(2)efl的上调表达明显。进行高温胁迫之后myp和psck9相对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yp和psck9为下调基因。水温有27℃升至28℃时,myp和psck9相对表达量下降显著。在各个高温胁迫时,“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的四种热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它品系刺参存在差异。微卫星标记以实验提取的dna为模板,和实验室现有的64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根据条带的有无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卫星dna引物。popgene32.0软件统计分析每一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基因流(nm)、香农-威纳指数(i)、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和nei’s标准遗传距离(ds);genepop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piccalc0.6计算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mega6.0绘制聚类分析图。3个养殖群体刺参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基因数均以gk群体刺参最高,分别为10和4.7070;ns2和ns1群体的等位基因都为9,ns1和ns2刺参品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260和4.1618。gk个体刺参期望杂合度和观测杂合度最高,分别为0.7197和0.4714;ns2群体刺参的观测杂合度最低,为0.4555,期望杂合度为0.6789。3个养殖群体刺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828,0.6386和0.6691;其中gk群体刺参pic最大,为0.6828,ns1群体刺参次之,为0.6691,ns2群体刺参最小,为0.6386。3个养殖群体的近交系数fis值分别为0.3760、0.2698和0.3094,均大于0。fis值表示近交系数,当fis<0表明群体杂合子过剩,当fis>0表明群体杂合子缺失,当fis=1时表明群体观测杂合子完全缺失。实验结果表明3个刺参养殖群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现象;13个位点中3个群体杂合子缺失位点数分别为:12,9和11个。三个刺参群体两两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介于0.0141~0.0593之间,其中gk和ns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最小(0.0141),NS2和NS1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最大(0.0593),GK与NS1群体代之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0432。三个刺参群体两两之间的Nm值介于3.9629~17.5212之间,其中NS2与GK群体之间基因流最大(17.5212),NS2与NS1群体之间基因流最小(3.9629),GK与NS1群体代之间基因流为5.539。3个刺参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628~0.3166,遗传相似指数为0.7286~0.9391。其中NS2与GK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628,遗传相似指数最高为0.9391;NS2与NS1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3166,遗传相似指数最低,为0.7286。NS2与GK群体代遗传距离最近,首先聚为一支,由于NS1群体与其它2个群体遗传距离相对较远,FNS1和GK群体个世代最后与NS1代聚为一支。
其他文献
摘要:约翰凯奇独特的美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并且在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的青年作曲家。他对于音乐本体论的研究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理念,其作品《变化的声音》和《4分33秒》都成为了体现凯奇思想的代表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禅宗;境界    在作品中使用“中国因素”的作曲家,都令笔者充满了好奇,从马勒的《大地之歌》的诗词古韵到普契尼的《图兰朵》中的民歌曲调,从斯特拉文斯基的《中国进行曲》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但是随着养殖强度不断增加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特别是疾病的爆发,导致养殖失败。因此迫切需要针对限制凡纳滨对虾产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在海水浮式网箱(1.0×1.0×1.5m或1.5×1.5×2.0m )中进行为期56天
柔鱼是大洋性中上层渔业资源,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我国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大规模商业性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柔鱼渔业已在我国远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柔鱼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大菱鲆的种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为保证我国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
实际生产中仅约20%-30%的投喂蛋白质被转化成鱼获物,大部分不能被利用而存在于养殖水体中。研究者根据异养细菌生长代谢需求特征,提出应将养殖水体中的C/N提高到10以上,以促
本文通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养殖池水质理化特性及初级生产力的研究、浮游动物与颗粒饲料对不同发育阶段对虾生长的贡献率以及对虾的能量代谢与生长的关
本文综述了光照与投礁方式对棘皮动物行为及生理生态学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和不同类型人工参礁对刺参行为、生长、能量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