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择期行二尖瓣单瓣置换术患者44例,根据患者病种不同分,A组:二尖瓣狭窄组(MS)20例;B组: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组24例;20例健康人群为参照。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术前(T1),麻醉诱导后(T2),体外循环(CPB)结束时(T3),术后即刻(T4)、术后24小时(T5)、术后48小时(T6)、术后72小时(T7)以及术后第5d(T8)循环血浆肾素(PRA)、血管经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浓度。对比分析术前A、B两组患者与健康人群的RAAS水平的差异;分析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RAAS水平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A组患者与B组患者围手术期RAA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循环血浆PRA、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参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尖瓣狭窄组患者:与术前(T1)循环血浆PRA、AngⅡ、Ald水平比较,麻醉诱导后(T2)开始升高(P<0.05),CPB结束时(T3)进一步升高(P<0.05),术后即刻(T4)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术后24小时(T5)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48小时(T6)及术后72小时(T7)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天接近于正常参照组(P>0.05)。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组患者:与术前(T1)循环血浆PRA、AngⅡ、Ald水平比较,麻醉诱导后(T2)开始升高(P<0.05),CPB结束时(T3)进一步升高(P<0.05),术后即刻(T4)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术后24小时(T5)、术后48小时(T6)以及术后72小时(T7)接近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五天(T8)下降低于术前水平(P<0.05)。3、两组患者同一时点比较,T1、T2、T3、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6、T7、T8PRA、AngⅡ、Ald水平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组明显高于二尖瓣狭窄组(P<0.05)。结论:1.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术前存在循环血浆RAAS的激活。2.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循环血浆RAAS浓度随着围手术期时间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且二尖瓣狭窄患者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其围手术期RASS水平变化趋势是不完全相同的。3.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前应强调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改善血流动力的异常,而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近期有必要应用ACEI降低循环RAAS水平以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